库尔勒市上户镇喀拉苏村的葡萄熟了

2019年10月08日 13:05   来源:巴音郭楞日报

  天山网讯(记者陈彦强 通讯员苏艳报道)秋分过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上户镇喀拉苏村的葡萄熟了,村民笑了。

  “你看,这葡萄多诱人,是不是有马上咬一口的冲动!”村民汪孝林随手从篮子里提起一串刚采摘的葡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9月29日下午,汪孝林家的13亩红提葡萄采摘完毕。蹲在地头,汪孝林拿着半截树枝,在地上算起了账:“每亩按1.6吨的葡萄产量算,13亩就是20.8吨,每公斤的售价是5元,今年我家的葡萄至少也能卖10万元!”

  喀拉苏村日夜温差大,土壤十分适合葡萄生长,所产的葡萄色泽鲜艳、果肉丰满、香淳诱人,品质优异。汪孝林是喀拉苏村最早种植葡萄并尝到葡萄“甜头”的村民之一。

  “大范围种葡萄,也就四五年的事。”汪孝林说,库尔勒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葡萄种植后,喀拉苏村的葡萄种植才形成了规模。

  当天,有十几位村民帮汪孝林家采摘葡萄。每到丰收季,工作队和村“两委”就推行这种村民自愿组合、互帮互助的方式,实现“颗粒归仓”。

  “汪孝林可是我们村种植葡萄的‘土专家’,种葡萄的事我们经常会向他请教。”村民耿路线说,针对大家缺乏种植特色水果技术的实际情况,工作队和村“两委”在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葡萄种植管护技术的同时,还让像汪孝林一样的“土专家”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以提高全村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行走在喀拉苏的田间小道上,两边的葡萄园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村民正在忙着采收葡萄。葡萄架上,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果实圆润饱满,如同玛瑙般晶莹剔透。

  “目前,全村种植以红提为主的葡萄面积达1400亩,今年产量1500余吨。每亩葡萄的毛入收超过6000元,净收入在3500元左右。”喀拉苏村第一书记李军伟说,葡萄经济正在鼓起村民的“钱袋子”。

  “喀拉苏村的葡萄个大、汁多、糖分高,很受消费者的欢迎。”收购商刘明宇说,今年他计划在喀拉苏村收购葡萄100吨,全部销往浙江。品质高,味道好,喀拉苏村的葡萄注定会越走越远。

  为了让喀拉苏村的葡萄走得更远,工作队和村“两委”另有打算。

  “目前,喀拉苏村葡萄的销售价每公斤在4至5元之间,而零售终端销售价达15元,今后我们将争取与较大规模的零售商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增加村民收入。”李军伟说,一颗颗小小的葡萄正在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喀拉苏村增收致富的道路将越走越宽阔。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