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记事:两万个馕的故事

2019年10月09日 10:37   来源:天山网

图莎车县融媒体中心

  天山网讯(记者秦金俐报道)20多年前,当兵入伍来到莎车县,20多年后又回到这里创业,张勋和8位战友开办打馕合作社,如今的合作社占地3800平方米,已经有专业的馕产品研发团队,日均销售馕两万多个,他们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莎车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有义务为这里的乡亲们做点事。”10月8日上午,在莎车县佰什坎特镇科克加依村,宽敞的打馕车间里,张勋正与员工一起打包送往一所学校的馕。和面、揉面、烤制,上百名工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图莎车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南疆各地的馕产业发展得非常红火,这让张勋看到了商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莎车。1992年-1995年,张勋在服役期间,与莎车的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张勋了解到,当地还没有成规模的打馕合作社。“到贫困村去办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怀揣着这样的想法,2019年2月,退伍后一直在乌鲁木齐做生意的张勋和战友投入360万元,在科克加依村办起了打馕合作社。

图莎车县融媒体中心

  合作社建起来了,张勋首先考虑的是为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他说:“只要愿意干,我们都不拒绝。”就这样,招收的120位员工中,近一半是贫困户。

  对员工进行两个多月的培训后,合作社于今年4月27日开业。起初由于销路没打开,合作社的生意并不好,这让张勋非常着急。张勋说,为了打开馕的销路,他和伙伴们一起跑市场,一家家单位登门拜访。

  那段时间,他们经常一天跑下来腿也肿了,嘴唇起皮裂口。最终打开了本地市场。200个、1000个、10000个、20000个……馕的销量一路上涨,让乡亲们看到了希望。

图莎车县融媒体中心

  “馕的颜色再过一会就差不多了,时间长了影响口感。”在馕坑边,科克加依村村民买买提 · 托乎提正在给徒弟认真讲解,他们正在赶制一批营养馕。买买提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来到这里,已是合作社的“老师傅”。如今,他每月可以拿到2000元工资,而且还成了合作社的股东。“以前靠几亩地,日子困难呢,现在日子过得好呢!”他说,家里有地,他又在合作社工作,收入比以前多了一倍多,非常满意。

  33岁的阿米娜 · 玉苏甫曾是科克加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人仅靠种地和丈夫打零工维持生计。加入打馕合作社后,由于表现优秀,她被任命为副厂长。这几天,合作社打出的10万个精包装馕即将发往内地,她作为负责人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特别充实,感觉找到了生活方向。”她说。

  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合作社已经开发出二十几个品种的馕,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还有部分卖到了北京等内地城市。张勋打算近期在内地建立两个销售服务点,并尝试电商销售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他还计划在附近两个贫困村建立分厂,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就业、成为股东。

  贫困户的收入增加了,张勋与村委会共同创办了托老托幼所和便民餐厅,为老人孩子和员工免费提供午餐,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