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谈“北京文学的光荣与梦想”

2019年10月21日 10:21   来源:北京日报

  “关于北京文学的历史与当下,我认为不能一味地写一座城市的从前,更应关照这座城市的当下与从前的关系。”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在“新中国70年·北京文学的光荣与梦想——第四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上说出了这番话。

  作为每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第四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近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梁晓声、刘庆邦、张柠、宁肯、周晓枫、李林荣、傅秀莹、石一枫、文珍等知名作家、评论家纷纷发声。

  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认为,北京的文化底蕴不仅仅指过往的历史,更指的是创作者、研究者、文学刊物,以及曾在这里酝酿发生的文学思潮、文化现象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这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成为创作者生命里的营养。

  青年评论家杨庆祥提出了北京文学的“城市语法”概念。他认为,北京已经不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北京,而是更加具有世界性、多维度的北京,我们需要有新的“城市语法”来重新建构写作。这种“城市语法”不应该由巴尔扎克或波德莱尔来命名,而应该是北京作家独有的写作方式,只有这样北京文学才可能真正达到世界文学的高度。

  青年作家、《当代》杂志编辑石一枫表示,这些年中国人对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时光飞逝、变化巨大”的感觉,在北京是最集中的,几乎所有将变未变的苗头总是在北京先出现。这种“苗头”正是北京作家写好北京、写出历史真实、历史深刻性得天独厚的题材优势。书写这些变化也是年轻作家面向未来,必须迎接的挑战与迎难而上的责任。

  青年评论家丛治辰则分享了个人眼中具有北京文学特色的三部作品: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刘心武的《班主任》、王朔的《空中小姐》。在他看来,这三部作品都敏锐地把握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体现出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和城市文化。(路艳霞)

[责任编辑:侯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