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发展产业壮大经济 奏响脱贫攻坚“交响乐”

2019年11月08日 12:07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8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李扬)重庆潼南古溪镇龙滩村,现有柠檬、水晶蜜桃、苕尖、油牡丹四个主导产业,黄柏、水稻、油菜、高粱四个辅助发展产业,土地流转率达90%以上。那里驻着一支由四家单位共同派驻的扶贫工作队。来自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江涛,作为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带领着潼南区工商联、退役军人事务局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潼南分公司的三位同志,与龙滩村的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和乡亲们一同做着致富梦,干着脱贫事儿,用心、用情、用力奏响了龙滩村脱贫攻坚的交响乐章。

水蜜桃丰收。特约通讯员 李扬 摄

  提振信心篇

  龙滩村,地势平坦,山环水绕,目力所及是长势茂盛的柠檬树和桃树,还有争奇斗艳的观赏牡丹和经济价值极高的油牡丹。如何让自然资源丰富的龙滩村提升乡村旅游影响力,困扰着这支平均年龄为44岁的工作队。通过一段时间的入户走访,工作队从老一辈的村民嘴里,了解到在发展种植业前,村子穷根盘结,暮气沉沉。“有女莫嫁龙滩村,刮风下雨田坎蹲,走道泥巴糊一腿,为饱肚子啥都吞。”这首民谣道尽了当地村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的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江涛发现,“乡亲们把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看得很重,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户,坐等企业发放租金,没有流转土地的农户,会根据生活需要种植相应的农作物,而对他们从小看到大、从大看到老的村里的山山水水,早已没有了稀罕劲儿。”

  在江涛的主导下,工作队拉着村干部,围坐在桃树底下,开始琢磨着怎么才能提振村民的信心,从而激发内生动力。一盘提振信心的棋就这样开始布局了。

  五月初,龙滩村的水晶蜜桃上市。与其它品种的桃子相比,水晶蜜桃会提前一个月挂果成熟。承包土地种植该桃树的重庆双亿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农旺农业有限公司的两位企业负责人也着手筹办“桃子采摘节”了。

  老街美味无人问,酒香也怕巷子深。龙滩村地处潼南区北部,前来摘桃的游客受众面有限,为扩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一篇语言生动,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自居的宣传龙滩村和水晶蜜桃采摘节的《借问摘桃哪里去,牧童遥指龙滩村》网文,通过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官方微信平台,迅速在微信朋友圈传开。

  短短7天时间,这篇网文点击率破万,不少常年在外工作的龙滩村人主动跟帖回复,表达思乡之情,赞叹家乡之美。名叫“鑫辉馨怡宝贝”的网友说:“可惜在外地,不想长时间不回家,竟然家里还有这么一个好去处”。

  没过多久,龙滩村竟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乡村旅游明星村,一提起自己的村,村民们的脸上总荡漾着一种自豪感。据统计,今年前来参加水晶蜜桃采摘节的游客数量,由去年的不足200人次,一跃飞升到2000余人次。

江涛请来三所高校专家为龙滩村产业发展支招。特约通讯员 李扬 摄

  壮大经济篇

  “村里的产业很丰富,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成熟,简单的土地流转和劳动雇佣关系,使得农户分享产业的增值收益根本不够。”工作队一直在琢磨怎样的扶贫才是“真扶贫”,尤其是在龙滩村目前产业发展还不错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巩固脱贫成效?

  通过调研发现,龙滩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还处于“原生态”,如果遇到各种市场风险或产业危机,再次返贫的可能性会以几何积数增长。因此,江涛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党员大会上,对在座的党员同志认真严肃地提出,发展产业是脱贫的关键之策,建强集体经济才是巩固脱贫的重要一招。

  面临着驻村时间短,沉积情况复杂的现状,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反复研究论证,如何才能发展壮大村里的集体经济,江涛再次把目光聚焦在满坡满树的水晶蜜桃上。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工作队找到种植水晶蜜桃的企业负责人,大胆地提出了要和企业重新商议建立资产产权关系和收益分配机制。第一,在现有的220亩集体土地上由企业负责种植培育桃树,企业、村集体分别按总纯收益的79.43%、 20.57%进行收益分红。在村集体收益的基础上,再按照企业30%、贫困户40%、村集体30%进行二次分红,以此激活企业持续发展产业的兴趣,建牢与贫困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第二,与企业签订《助销水晶蜜桃惠龙滩村集体经济合作协议》,将助销水晶蜜桃的销售总额中的3-5%,纳入到村集体经济,以此增强村集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为了提升销售额,一篇内嵌微商交易平台的《自然馈赠 水晶蜜桃——驻贫困村第一书记为你代言》网文再次与社会见面。通过该微商平台,销量近万斤,一举超过去年的总销量。

  三清一改篇

  龙滩村驻村工作队背靠三个区级帮扶单位,涉及28名帮扶人,这么庞大的一支扶贫队伍,为了提高帮扶质量,驻村工作队设计《龙滩村结对帮扶联系卡》。帮扶人携带“联系卡”入户上门,强化帮扶措施,宣传扶贫政策,树立脱贫信心。“唠起嗑来有板有眼,聊起天来有笑有泪。”这支扶贫队伍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发挥了1+1大于2的效应。那这个效应则在工作队和村两委开展“三清一改”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工作队把全村分为19个卫生网格管理区域,创建三级管理员制度,搭建“光荣榜”宣传阵地,建立生活环境评比奖励机制。同时,主动联系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三所高校就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一改”进行交流沟通,围绕乡村与高校建立协同创新互动、乡村生态振兴与高校的学科优势、发展研究嵌入对接等方面,达成合作服务意向。

  帮“脏乱差”农户做清洁,分社树立卫生户的先进标杆,在工作队的努力下,龙滩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工作思路:抓住一个“改”字,即改不良习惯;推进三个“清”字,即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落实七个“好”字,即家具摆好、衣被叠好、农具放好、柴草码好、畜禽管好、卫生搞好、环境搞好。

  贫困户周洪强的家人一说起“三清一改”,就不由得唏嘘不已,“驻村工作队的杨浩,不嫌弃我家脏,从里到外地帮忙做清洁,包括厕所,都被他清理得干干净净。如果他再来我家看到脏乱差,我哪还有脸见他哦”。

  “房洁院净环境好,水清田绿乡愁浓”……“光荣榜”上的宣传标语清晰可见。水清了,窗亮了,院子里堆砌的废旧物不见了,村民们的生活敞亮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心气儿也更足了。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