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镜头!《七个人的70年》开展

2019年11月11日 10:04   来源:天山网

  11月9日上午,《七个人的70年——新疆相册》摄影展在自治区图书馆一楼大厅开幕,展览将于12月22日结束。图为参展的新疆著名摄影家(左起)宋士敬、李学亮、李扬、沈桥、郝沛、宋君在开幕式上亮相,最左边的空座位上放上了一束鲜花,表达对已故摄影家白炎先生的怀念和敬仰。

  天山网讯(记者秦金俐 实习生庞明娟摄影报道)11月9日,由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七个人的70年——新疆相册》图片展,在新疆图书馆举行,该展览展出了新疆7位著名摄影人的199幅作品。

  这部相册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新疆发生的变化。七位作者分别是:已故著名摄影家白炎、从事新闻摄影65年的宋士敬、新疆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学亮,以及资深摄影人李杨、沈桥、郝沛、宋君。

  展出的作品是从上万张图片中精选出来的,从民众视角进行微观叙事,非常接地气,力图梳理出新疆70年真实的历史发展脉络,其中大量作品是首次与观众见面。作者在光影变换中开启各自人生与时光的对话,一张张图片从新中国成立时的第一缕曙光中走来,历经七十载,为新疆留下了珍贵的时空变迁影像档案。这些影像档案从南疆到北疆,从阿尔泰山到天山到喀喇昆仑山,从塔里木盆地到准噶尔盆地,从草原到大漠,从山川到河流,角度直观、全景、真实、朴实、自然天成,讲述的皆是中国故事中的新疆篇章。

  “我爱新疆,爱这片大地上的山水草木、戈壁沙漠,风霜雨雪,更爱各族人民。通过摄影作品来抒发表达这种情感,这是我数十年来摄影生涯的坚定信念。”82岁的宋士敬激动地说。他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基层拍照,多乘坐大卡车、拖拉机、毛驴车,甚至长途步行,夏日一身尘埃,冬天一身霜雪。但只要有任务,他背上相机就走,一下去就是五六个月。虽然经历过数不清的艰难困苦,但基层群众如火如荼的生活,新疆大地壮美的风光,人民迸发出的真诚,都促使他满怀激情地拍摄,65年从未倦怠。

  李学亮说,与新疆70年波澜壮阔的进程相比,199幅作品虽然无法演绎新疆发展全貌,但从侧面展示了一个个新疆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故事,彰显出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这也是他积极投入这次展览的重要原因。

图片展现场。

  55岁的观众李明宇被一张张老照片深深吸引住,“看了这幅作品,感触太深了。”他站在一组作品前感叹,这是“两代人眼中的红山”,展示了1959年和2018年的红山与红山脚下的河滩之貌,分别由宋士敬和宋君父子拍摄。2018年,宋君用数码相机拍下生机盎然的红山和车流穿梭的河滩路。半个世纪前的同一角度,宋士敬的胶片黑白镜头中,红山脚下人们在奋力劳作,河滩沟壑中走着解放牌卡车。两幅作品将乌鲁木齐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家乡在伊犁的雷晶看到白炎拍摄的“伊犁新二台养路段果子沟工段的养路女工”,她十分震撼。“现在往返乌鲁木齐到伊犁的交通多便利呀,果子沟大桥又壮观又实用,这幅作品让我了解了建设者为此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据了解,这幅作品是1959年9月,在伊犁新二台养路段果子沟工段工地现场,女养路工杜秀英扛着一根路标的样子。当时,新疆仅有3361公里简易公路,371辆汽车。

  这些作品除了记录一些重要时刻,还有不少反映的是各族人民积极向上、轻松活泼的生活状态。宋士敬在1959年拍摄的一幅“老榆树下的乒乓球台”黑白作品,画面主要是吐鲁番县五星公社大队的百姓,在老榆树下的一座土砌的乒乓球台打球的情景,老人、孩子的全神贯注,清澈河水里悠然的鸭子,怡然自乐的场景吸引了不少观众。让观众对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多了解。

  工业、农业,政治、文化、民生……此次展出的作品几乎涉及新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

  珍贵老照片(部分)

1955年10月1日,自治区成立大会上,身着白色围裙的七一纺织厂女工手捧纺织品,充满自信地走过主席台。(白炎)

老榆树下的乒乓球台。

1994年8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沈桥)

伊犁新二台养路段果子沟工段的养路女工。

1957年4月,乌鲁木齐河冰雪消融,红山塔倒映水中,几个孩子在河边玩耍。(宋士敬)

1960年,阿克苏柯坪县,两头骆驼奋力拉犁,一点也不比一旁的骡子逊色,是当地农民在耕畜缺乏条件下的一个劳动创造。(宋士敬)

1956年9月,石油工业设计局派来的几名队员,站在克拉玛依干旱的荒滩上,协助设计输水工程。(白炎)

       1960年,两名身着艾德莱斯绸裙的和田姑娘头顶蚕茧走过树荫下。当时,来自江浙的女缫丝工在当地传授缫丝技术。小小蚕茧,将南疆和江南紧密相连。(宋士敬)

1964年,新疆女篮队员正在训练。1963年,新疆女篮自强不息,在全国女篮联赛中夺得冠军,创下新疆体育史上的丰碑。(白炎 宋士敬)

   1992年冬季,乌鲁木齐市二工乡八家户村,一名穿着呢子大衣的村民家买了一辆私家车。当时村委会敏锐捕捉到改革开放春风,引导村民先后办起轧钢厂、羊毛衫厂、化工厂、毛巾厂等10多个产值2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成为全疆第一个实现企业产值超千万,人均收入超前的“新疆第一村”。(沈桥)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