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合塔力和他的雕刻人生

2019年11月21日 12:17   来源:伊犁日报

  伊犁日报讯(记者张进峰 通讯员邓雪梅报道)在美丽的喀拉峻草原深处,有个叫喀甫萨朗的地方,草场的草已发黄,洁白的毡房、白色灰顶的定居房,临近中午时分,炊烟袅袅升起,在蓝天白云下犹如一幅水墨画。

  喀甫萨朗村是特克斯县喀拉达拉镇的一个传统牧业村,村民靠养殖、放牧为生。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红红火火,许多村民在喀拉峻景区售卖饮料、奶制品、肉制品、土特产等,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有着雕刻技艺的牧民巴合塔力·萨买提伙加也是如此。今年,州供销社驻喀甫萨朗村“访惠聚”工作队为这位“民间艺术家”专门申请了摊位。他的摊位摆满了栩栩如生的根雕、骨雕艺术品,引来许多游客赞不绝口:“手真巧啊,雕得太像了!”每天巴合塔力都能卖出两三件艺术品,一个夏天挣了3万多元。

  巴合塔力今年56岁,有一手精湛的木工技艺,在全村是出了名的能工巧匠,经常为村里的乡亲们打造家具和进行木饰装修。因他做的木工家具总是雕上精美的花纹图案,非常漂亮,乡亲们经常请他做些别致的小摆件或木雕奶茶碗、酒杯等。为了满足乡亲们的需求,巴合塔力经常琢磨木雕和骨雕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雕刻水平,渐渐练就了一手雕刻绝活,他的根雕、骨雕作品栩栩如生,乡亲们家里的精美摆设基本上都出自他手。

  近日,记者来到巴合塔力的工作室,不大的工作室被打磨机等雕刻工具、树根占据,显得有些拥挤。发黄的雕刻台,一只60瓦的白炽灯泡——就在这里,他每天趴在案台上花四五个小时进行创作。记者看到一些已完成的孔雀、狮子、花架、梳妆台、茶几、小熊、用马头骨雕刻制作的冬不拉等摆件,经过打磨上蜡后,显得十分精美。

  巴合塔力经常走进喀拉峻大山深处、阔克苏河边,寻找洪水冲下来的老树根,有时花一天时间只能捡到两三个能做雕刻的树根。树根少的时候便用马驮回来,多的时候雇一辆车运。巴合塔力说,找原材料很重要,要看树根的形状适合雕刻什么。每年7、8月,他隔三差五就去找原材料。每当捡到好料,他就兴奋得手舞足蹈,不管道路多崎岖、运输多艰难,他都会想办法把“宝贝”运回来。

  巴合塔力拿出一个狮子作品介绍说,光找这块原材料他就花了3天时间,最终在阔克苏河边发现,马拉不回来,花100元雇了一辆车才运回来。他用磨光机、打磨钻打磨,用凿子雕刻,一次次修正,满意后再上色打蜡,花了10天时间。巴合塔力说,他父亲经常教导他,做雕刻不能心急,需要心如湖面一样静,加上意志和一定的审美、雕刻技艺才能完成。

  巴合塔力拿出一张照片给记者看,说这是自己与西安游客王新的合影。今年,王新来喀拉峻旅游,看上了一件巴合塔力创作的木雕,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说要放到家里的展柜里,看到它就能想起美丽辽阔的新疆、风光旖旎的喀拉峻大草原。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直鼓励巴合塔力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民族手工艺继续传承、发扬光大。为了使他更加安心从事手工艺制作,不仅帮他解决了牧民定居房,还专门将巴合塔力的儿子送到伊宁市和巩留县学习新技艺、新理念,开阔视野,提升雕刻水平。

  住村干部利用本单位优势,依托特克斯县供销社电商服务中心,帮助巴合塔力在淘宝、供销e家等第三方平台开设网店,并注册了微店,还在本村电商服务站专门为巴合塔力的根雕设立了展柜。现在,巴合塔力每天在线上线下可以收到两三件订单。工作队队员武卫军、张继纲、叶尔波力等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联系亲戚朋友,帮忙代售巴合塔力的手工艺品。通过工作队的努力,巴合塔力制作的根雕在伊宁市也有了一定知名度,他经常接到来自伊宁市的订单。

  就这样,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帮助下,巴合塔力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很多游客也慕名而来。他的根雕、骨雕特色手工艺品走出了特克斯县,销售到周边县市及疆外各地。

  自2015年以来,巴合塔力和儿子手工雕刻根雕、骨雕作品达480余件,均销售一空。夏天旅游旺季时,往往是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年收入可达6万多元。

  “巴合塔力想和儿子再去好好学习现代的手工艺制作技术和理念,争取在县城开一家实体店,把这门传统技术发扬光大。”喀甫萨朗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叶尔肯·卡马勒别克告诉记者,工作队和村“两委”非常支持巴合塔力的想法,已经联系好了培训班,等闲暇时便送他们去学习。另外,还计划帮助他扩大手工作坊规模,在创业街为巴合塔力开办一家手工艺品特色店。工作队将做好群众的后盾,让大家有更多、更广的致富渠道。

[责任编辑:权治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