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追梦人】王家平:匠心传承中医文化

2019年11月29日 10:11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晁瑾 于梦冉报道)11月20日一大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楼四楼诊室里,医生王家平把脉问诊,认真写药方,轻声叮咛患者注意事项,诊室外,已有不少患者候诊。

  近年来,“80后”中医王家平成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一号难求的专家,他用勤奋、努力、坚守成为了一名年轻的“老”中医。

  提到中国医学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中医师,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加个“老”字。老中医,以德统才,德艺双馨,随着岁月的流逝,活到老,学到老,方能悟出中医之精髓,望闻问切,妙手回春。

  这是王家平的目标,他坦言:“我不求当什么名医,但要当一个‘明医’,做明明白白的医生。”

  1983年出生的王家平是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因为小时候得了脊髓灰质炎,父母便带着他四处求医。在那些漫长而又伴随着疼痛的求医岁月中,他见识到了中医疗法的博大精深和现代医学的日新月异。

  从那时起,他就决心当一名好大夫,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生病的孩子恢复健康,让孩子的父母不再像自己的母亲那样流泪。

  硕士毕业后,王家平进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工作。工作没两年,还是管床大夫的他萌生了开展义诊的念头。随着患者反响不错,前来就诊的人也越来越多。王家平当时每个周末都会开展义诊,平均每天接待70多个患者,不收一分钱,这一坚持就是4年多,这为他积累了大量经验。

  刚工作时,有个来自奎屯的患者得了腰椎结核,60岁就已经卧床不起。家人不愿意选择风险大的手术治疗方案,经多方打听,找到了王家平。

  “说实话我当时还没有治过类似的疾病,但是看到老人的悲惨境遇,我还是决定试试。”王家平用中药来改善她的体质,增强其抗病能力,缩小结核灶,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尽量让患者能够站起来,恢复劳动能力。

  由于患者住在奎屯的边远团场,治病期间,王家平专门驱车到患者家上门诊治,采集她的舌脉信息,中西医联合用药。半年后,老人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不仅生活可以自理,还能做简单的家务,至今身体状况仍然不错。

  通过这个病例,王家平对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症更加有了信心,他同时认识到,不仅要学习前辈总结的经验,还要参考和借鉴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和检验结果,绝对不能固步自封,中西联合,最终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小有名气的王家平不止一次收到上海、广东等地医院抛来的橄榄枝。面对这些邀请,王家平说:“有人走就要有人守,我的家乡需要我,我就要坚守在这里。”

  “像他这样在中医领域有如此建树的年轻医生愿意留在新疆,实在是难能可贵。”新医大五附院皮肤科主任沈晓峰说,“中医需要更多的年轻力量。”

  王家平现在每个工作日平均要接待几十个患者,多的时候甚至加号至100多人,患者遍布南北疆。“中医的根基在于经典,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用匠心传承中医文化,是我的动力所在。”王家平说。

  编辑点评

  医者,要有颗仁爱之心。这仁爱之心,既是推己及人的真情实感,更是职业的操守所在。医者,有了仁爱之心,再掌握过硬的临床实践技能,便有了“匠心”,就能用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疾苦,做好“健康守门人”。

  白衣秉丹心,仁术济苍生。每一位医者都应该像王家平一样,尊重职业、尊重生命,时刻以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标尺衡量自己的言行,不辜负患者的性命相托,不辜负群众的信任。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