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疆】新疆亩均农膜残留量持续下降

巧用经济杠杆 治理“白色污染”

2019年11月29日 10:26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王永飞报道)11月15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团结镇东海子村的一块棉田里,一辆秸秆粉碎搂膜机开过之后,原本挺立的棉花秸秆瞬间被粉碎,而原本铺在地上的农膜,也被收拢到搂膜机后方中间位置,在地面形成一条线。随后,捡拾打包机,将地面聚拢起来的农膜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是尉犁县农友废旧地膜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场演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时出现的一幕。当日,自治区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现场观摩会在尉犁县举行。目前,新疆已成为全国农田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最大的省区,地膜覆盖面积长年保持在3800万亩以上。每年地膜、棚膜等农膜使用总量大体在20万吨以上,是农膜使用量最多的省区。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对于实现我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白色污染”加重态势得到遏制

  在演示现场,尉犁县农友废旧地膜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明磊向观摩人员解释道:“正常作业状态下,这套机械的农膜回收率可以达到80%以上。一天的作业效率可达500亩。”

  目前,该合作社有20套农膜回收机械,一天就可以作业1万亩。“我们今年签约了回收面积30万亩,明年争取达50万亩。”石明磊充满信心地说。

  为展示该县地膜回收利用的成果,观摩人员来到了另一块已经整理好的地块上。有人抡起坎土曼,在地上挖了一条长约1.5米、深约50厘米的沟,挖出的土也被扒拉开来,几乎看不到残留的地膜。一位现场观摩者连连称赞:“可以!不错!”

  尉犁县是残膜回收利用的先行者。从2010年开始,该县连续9年,在全县选择近千个调查点,对农田废旧地膜残留进行检测。“尉犁县目前已形成了整县推进地膜污染防控工作的完善机制以及较为可行的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产业模式,工作相当扎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巡视员聂新这样评价。

  如今,该县有残膜回收专业合作社2家,成员300余人,各类残膜回收机械102台,覆盖残膜回收面积90余万亩,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0%。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田“白色污染”治理工作。监测显示,2016年至2019年,新疆亩均农膜残留量持续下降。2018年秋季至2019年春季新疆(地方)地膜回收量达12.77万吨,回收率达76.04%,实现了自治区提出的2018年度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70%的目标。“这表明我区‘白色污染’持续加重态势已经得到遏制。”聂新说。

  多管齐下治理“白色污染”

  除了是合作社的理事长,石明磊还有另一个身份——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汇丰塑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该公司自2010年开始从事废旧地膜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利用回收的废旧地膜,目前已经能够生产地膜、滴灌带、地面支管、排水管、滴管配件等系列产品。“我们真正做到了把废旧地膜吃干榨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石明磊说。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入我国以来,对促进我国农业持续高产、稳产和增收发挥了显著作用。由于长期重使用、轻回收,地膜残留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隐患。”聂新说。

  “耕层残膜含量增加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种子发芽生根,导致农作物减产,长此以往就会威胁到农作物生产安全,制约新疆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这对子孙后代是不负责任的。”石河子大学陈学庚院士团队副研究员赵岩说。

  针对“白色污染”问题,除了回收利用,我区还形成了减量使用传统地膜和推广应用安全可控替代产品两个治理思路。

  “我们实验示范、推广玉米等作物的无膜栽培模式,减少了地膜覆盖面积,实现了地膜减量化使用。”聂新说。塔城地区积极引导农户改变玉米种植方式,选用玉米中早熟品种,推广无膜玉米栽培技术,面积达160万亩以上。

  此外,我区还支持各地开展可降解生物地膜创新研究与实验示范。昌吉回族自治州组织开展了可降解地膜与常规地膜对照实验,探索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方式的降解地膜使用。

  找准资源化利用新方向

  虽然农田“白色污染”加重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要实现自治区提出的“到2020年新疆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0%”的目标还需加倍努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河子大学教授陈学庚认为,治理农田残膜污染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法规、补贴政策、地膜减量化应用、可降解地膜应用、PE地膜机械化回收、回收的残膜资源化利用等系列问题。“要根本解决残膜污染问题,必须降低回收残膜含杂率,为实现残膜的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陈学庚说。

  从2017年开始,陈学庚院士团队走出一条创新之路:从全产业链入手,将农机、农艺、农膜相结合,采用秋收后强度和拉伸指标来满足机械作业要求的耐候地膜,研发作业效率高、回收后的残膜含杂率低、具备自动卷膜或装箱压缩功能、残膜回收率达90%以上的新型残膜回收机。

  近3年来,陈学庚院士团队在沙雅、阿拉尔、石河子、昌吉、沙湾等地进行耐候地膜试验示范,总体效果很好。“不合格地膜耐候性差,秋季强度低,抗拉性能差,容易开裂老化,机械回收难度大。”赵岩说,“耐候地膜秋后产量和普通地膜相当,棉花采收后,地膜的完整性较好,强度符合残膜机械回收的条件。”

  与此同时,在这3年中,陈学庚带领的研发团队,开发出3种新理念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田间试验地表残膜回收率超过90%,回收残膜可实现自动打卷和卸膜。

  聂新表示,力争实现回收加工企业在我区全覆盖,提高残留地膜回收利用效率。对此,陈学庚认为,农田回收残膜只有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残膜污染才算真正得到解决。不提倡回收残膜再造粒后加工新农膜,建议加工成其他产品,例如木塑产品。

  陈学庚还提出,回收残膜的综合利用是个大产业,经济效益可观,要利用经济杠杆撬动,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专业合作社和民营企业参与残膜回收与资源化利用。例如,可以在新疆棉花种植大县,以30万至50万亩棉花回收面积作为一个单元,组建一支队伍,春季参加播种,秋季进行残膜回收,其余时间进行回收残膜的再清理和综合利用等。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