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老朋友!60多只侏鸬鹚过冬玛纳斯湿地

2019年11月29日 11:11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索蓉芝 通讯员瓦力斯江 · 乌马尔江摄影报道)11月26日一早,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一处由泉水形成的池塘里,60多只侏鸬鹚正悠闲惬意地戏水、觅食。这是新疆观鸟爱好者刘忠德继2018年11月20日之后再次在该地观测到侏鸬鹚。

  刘忠德介绍,去年,他在玛纳斯湿地发现了40多只侏鸬鹚。当时它们正成群结队停落在芦苇秆上休息。起初,刘忠德还以为是普通鸬鹚,但仔细观察发现,“这些鸟的个头比普通鸬鹚小三分之一,大概有45厘米长,羽毛颜色也不像普通鸬鹚全部为黑色,是金属光泽的深棕色,嘴巴也没有普通鸬鹚长。”

  “它们的外表虽然有别于普通鸬鹚,但行为和普通鸬鹚很像,喜欢潜水,在水里扎猛子。”随后,刘忠德将照片发给新疆观鸟会的其他成员辨认,最终确定它们是鸬鹚家族最小的成员侏鸬鹚,是国内百余年来一直存有疑问的新记录鸟种。

  在拍摄中,刘忠德发现侏鸬鹚对环境要求特别苛刻,喜欢在清澈、有鱼的水中活动,当他近距离拍摄的时候,侏鸬鹚和他很亲近,也不怕人。

  据了解,侏鸬鹚是鸬鹚中体型最小的鸟类,体长45-55厘米,嘴巴比较短,嘴尖弯曲,脖子短而粗,全身羽毛深棕色,只有头与颈部为棕色。喜欢在沿海地带、湖泊、池塘和三角洲的岸边及出海口低空飞行,繁殖于欧洲东南部、俄罗斯等地,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物。

  观鸟爱好者刘强告诉记者,今年开春的时候,侏鸬鹚飞走了。现在再次来到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他觉得就像老朋友又重新见面一样。可喜的是,侏鸬鹚的数量比去年增多了。

  “水质更好了,有侏鸬鹚需要过冬的食物。后期我们会加大巡护力度,给它们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栖息环境。”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保护科科长柴世元说,去年侏鸬鹚在湿地公园越冬,很有可能是因为天气原因影响了它们的栖息迁徙路线,造成它们在这个地方变成迷鸟,来到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但今年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它们再次出现,说明玛纳斯生态环境在日益改变。

  侏鸬鹚的再次出现,不仅打破了该鸟类越冬地点相对固定且狭窄的记录,也证明了玛纳斯县国家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安全的栖息环境是侏鸬鹚来此越冬的重要条件,这对于研究侏鸬鹚的迁徙、繁殖和越冬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作为世界候鸟迁徙三号线上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是地球生物链的重要节点,也是世界候鸟的重要栖息繁殖地以及候鸟飞越天山的“能量补充站”。近年来,玛纳斯县先后投入2亿多元,加强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完成退耕还湿1.5万亩,退牧还湿6万余亩,退牧牛羊2万余头只,湿地面积从原先的9万亩扩大到现在的17万亩,园内野生动物达到3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0余种;湿地植物有200余种,占新疆湿地植物总数的45.3%。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