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视线】产业扶贫要过好盈利关

2019年12月04日 11:06   来源:新疆日报

  对于新疆许多地方,特别是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来说,普遍存在的人多地少特征决定了以转移就业为主要方式的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产业扶贫的载体,例如村办工厂、合作社,特别是那些规模更大、用工需求更多的各类公司企业,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来看,转移就业挖掘了新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中观看,转移就业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群体的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从微观看,一个个产业工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家庭的贫困现状。事实证明,一份稳定工作对一个家庭的影响,并不止于收入的增加,它让不少家庭眼界更开阔、目标更明确,让这些家庭与现代社会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不过,产业扶贫的愿景固然美好,在实践中并非毫无隐忧。笔者在南疆走访期间发现,不少企业处于连年亏损的状态。无论这些企业设厂经营的初衷如何,企业的发展必然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如果不能在可控的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产业扶贫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那么,该如何推动诸多承接着转移就业任务的企业跨过盈利的门槛呢?笔者认为,有三方面工作还需加强。

  首先,政府应不遗余力地推动营商环境改善。尽管近年来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必须认识到,对于一些新近落户企业,特别是内地落户新疆的企业来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来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这个时候,政府的服务保障能否到位,决定了企业能否更快地理顺经营思路、高效投入生产。

  其次,企业要学会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加快本地化进程。对于那些新近落户的企业来说,当地的市场需求、气候条件、交通物流、用工保障等因素,都可能与此前的经营条件有较大出入。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主动作为,结合自身生产条件与当地的要素特征,制定最符合实际的经营策略。

  最后,整个社会要形成合力,引导提升劳动力能力水平。企业经营最重要的是人,而在新疆,劳动力能力水平也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短板。必须把提升劳动力素质作为推动转移就业的关键举措,将政府的引导力量、社会各界与企业的培训力量和群众的内生动力相结合,最终实现数量足、质量高的劳动力供给目标。

  眼下已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在“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已经得到实践检验的背景下,必须动员一切力量,让相关的产业企业跨过盈利的关口。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更多高质量的脱贫与高质量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不竭力量。(白之羽)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