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一座城 共爱一个家】乌鲁木齐:推动垃圾分类 且看他们出招

2019年12月04日 15:19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在天山区大湾南社区,志愿者向市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马婷 王磊 史漓莎 蒋晓摄影报道)“知识+实操”垃圾分类专业讲解、“游戏+互动”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积分+兑换”居民参与其中,在乌鲁木齐市,多种方式让垃圾分类融入大家的生活。

  “知识+实操”专业人员教您如何分类

  你知道吗?喝完瓶装牛奶的玻璃瓶是可回收垃圾,化妆镜属于其他垃圾。盒装牛奶也属于可回收垃圾,喝完需要将剩余的液体倒入下水道,盒子踩扁后丢入可回收垃圾桶内。

  以上这些小知识是天山区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垃圾分类宣传小组的宣传员告诉记者的。

  乌鲁木齐天山区成立了一支由5人组成的垃圾分类培训小组,这支宣传小组深入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学校、管委会、社区、小区物业等,已在全区开展了63场培训。

  天山区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垃圾分类宣讲师俞门昊说,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重在习惯养成,需要下大力气去改变以前的惯性思维,促进大家加快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动,而这些需要专业的指导和宣传。

  垃圾分类培训中,宣讲师不仅对垃圾分类的小知识、意义、目前开展的进展等进行讲解,还会结合具体事例进行现场答疑和居民互动、现场投放等。

  俞门昊说,经常会有人问他垃圾分类会不会很难呢?其实不难。只要记住厨房里的垃圾桶就扔餐厨垃圾,卫生间里的垃圾桶就扔其他垃圾,客厅里的垃圾桶扔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慢慢养成习惯就好。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尽快让全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俞门昊说。

  “游戏+互动”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

  2019年,乌鲁木齐市多所学校和幼儿园将垃圾分类教育普及到日常教学中,开展有关垃圾分类“环保主题”活动,不仅有效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度,还将垃圾分类宣传延伸到每个学生家庭之中,体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价值。

  11月21日,在水磨沟区政府幼儿园分园,孩子正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游戏。

  幼儿园教师白文凤说:“教师引导孩子们说一说、认一认、分一分、做一做,从小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让环保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并通过他们带动家长,影响整个社会,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

  “垃圾分类记得牢,废物变成资源宝,循环经济节能源,绿色低碳又环保……”在高新区(新市区),市委办、市档案馆驻银川路片区银川路社区工作队邀请小学生和家长,开展“我爱我家垃圾分家”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孩子寓教于乐。

  10岁的李旭冬和爸爸李建民一起参与有奖问答和垃圾分类投掷比赛,玩得不亦乐乎。

  “关于垃圾分类,儿子懂得比我多,这一点他在家里是‘老师’,指导我和他妈妈。”李建民说。

  “积分+兑换”吸引居民积极参与

  正确投放垃圾,还能获得积分,兑换相应小奖品。

  在华凌公馆小区南大门附近,摆放着一组智能垃圾柜,分四个蓝色的可回收物垃圾柜和一个红色的有害垃圾收集箱,蓝色柜上分别写着塑料、纸张、金属、玻璃字样。居民可用手机上生成的二维码选择投放垃圾类型,兑换积分,获得相应的生活用品。

  水磨沟区六道湾社区垃圾分类引导员邓春荣说,智能垃圾柜主要收集再生利用价值较高的可回收垃圾。

  邓春荣说,每日垃圾投放时间点里,垃圾分类引导员可以引导和督促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同时,日常生活中,社区工作人员及“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在小区居民家里,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帮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从8月开始,经开区北站路社区兵团储运家属院实施垃圾分类,并购置了垃圾分类设备和智能兑换机,以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北站路社区的居民每天早上都会将各类垃圾在家中分好,再分别投放到小区的分类垃圾箱中,每投放一次都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量,就可在垃圾分类智能兑换机上换取生活用品。

  比如,一条毛巾的积分为300分,一捆垃圾袋的积分为400分。正常来说,一户居民按要求做好一周垃圾分类,就可获得一条毛巾。

  居民孙玉梅说,经过社区宣传,大家都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社区奖励后,大家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更高了。她作为楼栋长,平常也在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大家共同维护环境。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