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看创新工作室是如何保障供热的

2019年12月04日 16:02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在广汇热力二分公司换热站,钱学文(中)和工作室的技术人员对照图纸探讨供热管网系统调节注意事项。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唐红梅摄影报道)风一动,寒一重。对于钱学文和他工作室的同事们来说,每天最关注的就是温度,不只是关注室外的温度,还要24小时留意居民家中及写字楼和商铺的温度。

  钱学文是广汇热力二分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从事供热工作的11年里,他不仅见证了供热原料、供热方式等转变,也正经历着从传统供热到智慧供热的升级。2018年,以他为带头人的供热工作室被市总工会授予“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今年,他还被评为“乌鲁木齐市优秀共产党员”。

  近日,记者走进供热第一线,近距离了解钱学文和同事们是如何保障供热的,又是怎样创新让千家万户享受着冬日的温暖。

  从传统供热到智能供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2月2日,在位于红十月小区的广汇热力二分公司,钱学文查看着几台设备的显示仪器,其屏幕上的各项数据不时变换着。

  “一号换热站的流量要稍微注意一下。”钱学文扫了几眼显示仪器上的数据,便对几个换热站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是广汇热力的智能化供热系统,从2015年陆续引进,二分公司已有11个换热站具备智能供热。

  “以前要想知道换热站的温度是不是均衡,需要拿着手持式流量仪下管道去测量。”钱学文说,智能供热可实时监测到各个换热站所需流量的大小、压力、温度、水耗、电耗等运行参数的情况,一旦有任何数值超过标准值,可直接在电脑上调整,使同一区域用户家里的温度达到均衡。

  目前,整个广汇热力有燃气锅炉房57座,换热站213个,其中122个换热站实现智能化供热,供热用户和商铺12万余户。在乌鲁木齐集中供热的企业中,锅炉台数、总吨位数位居第一,供热面积位居第二。

  “智能供热可以实现一张热网、多个热源、智能管控、供需协调。”新疆广汇热力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技术副总监邱上明说,不同热源之间可实时协同和优势互补,形成了科学精准高效的供热系统。

  环保锅炉助力“天变蓝”

  如果说智能化供热提高了供热的效率和精准度,那么,不断优化供热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则是助力首府“天变蓝”。

  查看完智能化供热系统后,钱学文又赶到了两台新锅炉的安装现场。

  钱学文指着眼前的两台大型锅炉介绍,这是40蒸吨的燃气低氮锅炉,是不久前引进的目前全疆最大的真空低氮燃气锅炉,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安全运行较稳定。

  该燃气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从改造前的100毫克/立方米,降至60毫克/立方米以内。同时,天气的变化也不会影响锅炉的供热质量。

  自2017年以来,广汇热力二分公司已引进了6台低氮锅炉。

  邱上明说,该公司通过对烟气热量和冷凝水回收再利用,不仅减少锅炉房燃气消耗,达到提高经济效益、节能减排的效果,还避免了冒“白烟”的现象,覆盖面积约28万平方米。

  技术改造提升居民满意度

  很多人认为供热工作属于服务行业,但在33岁的陈皓看来,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在广汇热力二分公司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中,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参与进来,像陈皓一样,他们技术基本都通过钱学文工作室得到了提升。

  陈皓说,就拿供热系统最难的调节系统平衡来说,首先要熟悉每一个换热站的设备和面积,才能掌握其平衡的调节,而这就需要对每个小区的楼体建设时间、小区面积、入户管径等综合因素考量,方能对供热流量作出准确的判断。

  钱学文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针对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投用,培养了工程师、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等30人,有50人拿上了维修职业资格证书,140人拿上了司炉职业资格证书等。

  在钱学文工作室的基础上,今年还申报了“广汇热力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于今年10月通过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家组评审。

  “为了保障供热,我们需要成为全能型的人才。”钱学文工作室的技术员杨玉春说,公司每年都会实施供热管网技术改造,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制图、土建、安装、电焊、设备维修等多种能力,这既是挑战,更是责任。

  “我们只有不断提升和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钱学文说。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