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陶县小白杨小学:守护好未来的小白杨

2019年12月13日 10:22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白之羽 何玲 米日古力 · 纳斯尔报道)目送着夏牧场的羊转到了冬窝子,世界屋脊刮过的寒风卷起地上的霜雪,让阿克陶县进入万籁俱寂的深冬。在一片灰与白的世界里,小白杨小学的操场上却有着别样的色彩与温度。

  自2013年建校以来,几千名来自阿克陶县偏远牧区乡、镇、场的学生们在这里认识了新的世界。他们走出大山,走进校园,在外来的帮助与自己的努力下,走进了现代生活。

  这里讲述的,是一个个关于探索、融合与追求的故事。

  这里培厚知识的土壤

  六年级(6)班班主任王海英在学校任职已是第6个年头,从山上陪着孩子们一路走来,班里的45名孩子6年间的点滴变化,都映入她的眼中。

  “让6岁甚至更大一点的孩子听懂你在说什么,我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王海英回忆起一个例子:当时班里有一名很机灵的小男孩,一天放学后,她让男孩去关窗户,学生很认真地点点头,但是久久没有挪动一步。“说了3遍之后我才发现他根本不知道‘窗户’是什么,更不懂‘关’这个动作。”

  王海英班里的艾娜古丽·阿西来自阿克塔拉牧场,曾经长年生活在牧区的她完全不懂国家通用语言。不会读,那就从拼音a、o、e开始;不会写,那就从横、竖、撇、捺练习……6年过去了,这个看见生人依然会脸红的女孩,已经喜欢上了语文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面写着:“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到死为止,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翻开艾娜古丽的语文课本,课本上有工工整整的笔记。她说,自己学习语文的诀窍就是多听、多写、多做笔记。

  而在小白杨小学的老师看来,这些孩子的未来,显然不该只有读书。无论是美术、篮球,还是手工、武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学校在每周四安排了两节社团活动。

  翻开轮滑社团王明富老师的教案,所有学生的点名记录都是全勤。王明富说,“还有很多女生也很有热情。”

  就这样,这些曾经以为要与大山相守一生的孩子,在这里体验了更丰富的童年,并找到了通向未来的道路。

  这里重塑习惯的价值

  如果问到小白杨小学的老师,几年下来孩子们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说,是习惯。

  “你能想象我在讲课的时候,一名学生会跑到教室的另外一边,只是为了借一根铅笔吗?”王海英说,这些孩子没被要求过尊敬老师、遵守秩序。

  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走廊里,随处有敬礼问好的学生;在食堂里,每个人都排队打饭、排队洗碗;课间操的时候,5分钟就足够2800多名孩子从教室到操场列队完毕。“2分钟,这是我们应急演练时的疏散时间,这些孩子,真正做到了令行禁止。”副校长许晓艳欣慰地说。

  除了规则意识的养成,学生们还面临着生活方面的种种改变,这是他们从传统牧区生活到现代健康生活的一次探索。

  今年也是六年级的迪丽努尔·苏来依曼来自海拔3000多米的布伦口乡。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护边、放牧,承担起家务责任的迪丽努尔,一个冬天下来手上满是冻疮。“刚到小白杨小学上学时,老师会给我打热水让我洗手,还给我擦上了护手霜。现在我每天都用热水洗手,手上再也没长过冻疮。”迪丽努尔说。

  买来脸盆、洗发水,烧开热水、调好温度,让学生排好队,挨个洗头、擦干……这是三年级(6)班班主任刘洪丹前两年利用午休时间经常要做的事情。如今,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学生们有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她也能松一口气,踏踏实实地在中午休息一下了。

  这里萌发爱国的种子

  “在小白杨小学,一多半学生来自护边员家庭,受父母职业的影响,爱国的种子早已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小白杨小学党总支书记汪世宏说,“‘立爱国之志,建和美校园’就是我们学校的发展主题。”

  走进小白杨小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在操场中央的一座井冈山旗帜雕塑。

  “一月是爱国主义筑梦月,我们让孩子了解到,爱国不分先后,广大少年应该积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践行爱国主义;二月是爱国基地构筑月,我们引导孩子们崇尚科学文化,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月是爱国精神发扬月……”在许晓艳的口中,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思路非常清晰。

  学校层面的引导,与来自实践、课堂层面的教育,在小白杨小学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融合。在楼梯旁,新中国的历史故事被绘成壁画;在教室外,英雄烈士的故事被做成手抄报;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孩子说出心底对父母、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要像润物无声的春雨,引导学生成为爱家爱国的人。”这是小白杨小学老师们的心声,也是他们的行动指南。

  五年级的时候,作为学习优秀的奖励,迪丽努尔在老师的陪同下去了一趟北京,在那里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我想去石河子市上内初班,再考到北京去读书。我想做一名老师,像别人帮助我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这就是小白杨小学,它抚育的几千棵小白杨,在帕米尔高原,正迎风飒飒。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