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军垦文化之乡 感受兵团精神之魂——七师一二六团旅游发展纪略

2019年12月16日 12:07   来源:兵团日报

在一二六团戈壁母亲文化广场,职工和游客欣赏文艺演出(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记者 张西安 摄

  七师一二六团有着“中国军垦文化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一二六团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以“文化+”为引领,充分利用戈壁母亲文化资源,着重打造戈壁母亲红色旅游、农业休闲采摘游、戈壁风情游、冬季冰雪游等,不断培育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红色旅游热起来

  2007年11月,兵团著名作家韩天航编剧的电视连续剧《戈壁母亲》在央视热播以后,在全国受到了广泛好评。2014年,一二六团以此为契机,启动了以戈壁母亲为文化品牌、以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工程,于2015年建成戈壁母亲旧居、红色记忆收藏馆、戈壁母亲文化创意园、戈壁母亲美术馆以及戈壁母亲收藏馆五个红色文化场馆,并全部免费对外开放。

  12月9日,来自奎屯的游客杜建民正带着一家人在戈壁母亲旧居参观,看到地窝子,杜建民拉着女儿的手激动地说:“爸爸小时候就住在这样的地窝子里,那时候条件可真是艰苦。要不是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哪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呀!”

  该团将戈壁母亲旧居等五大景点作为主打景点,目前已成为七师及周边地区的军垦生活体验区、兵团精神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景点内有韩天航工作室、复原合作社、地窝子、照相馆、大食堂、农机棚等。走进戈壁母亲旧居,游客们可以在参观中实地体验军垦生活,融参观体验于一体。

  除了戈壁母亲旧居外,其他四个戈壁母亲红色文化系列场馆也颇具特色。红色记忆收藏馆收藏了1800多件红色文物,其中90%来自团场退休职工苏志杰的个人捐赠。戈壁母亲美术馆是在废弃的老锅炉房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戈壁母亲美术馆成立以来,收藏了20多名疆内外著名画家、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并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展览活动。戈壁母亲文化创意园由军垦题材系列金属雕像群、七师工业发展展览馆等多个文化产业区组成。戈壁母亲广场的群雕、石刻成为该团标志性建筑。如今,戈壁母亲广场成为团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职工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

  目前,各个场馆均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安装了旅游景观导视牌,解决了停车难、如厕难、住宿难等问题。如今,团场依托戈壁母亲红色旅游文化,以“文化+”为战略,全力打造文旅产业富民强团新的增长点。

       一二六团的返乡大学毕业生胡昭阳(右一)在向游客介绍他种植的灵芝(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记者 张西安 摄

  团场人气旺起来

  近年来,一二六团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七师党委党校、石河子大学挂牌设点,把戈壁母亲系列场馆作为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基地。组织专家交流研讨,深入挖掘、宣传戈壁母亲文化精神内涵。

  今年,团场戈壁母亲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成为许多单位唱红歌、讲党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首选之地。据统计,今年6月15日至7月10日,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团场共接待相关活动参与人员1.3万余人次。

  为了补齐旅游淡季短板,一二六团充分发挥新疆冬季时间长、冰雪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招商引资,不断完善冬季旅游设施。2019年春节期间,团场举办了戈壁母亲文化旅游冰雪节,开展戏冰雪、赏花灯等独具特色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2万余人次。

  一二六团还进一步筑牢旅游安全防线,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大力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确保游客放心舒心消费;建立健全旅游业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助推旅游业发展优化升级。

  此外,一二六团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全力宣传戈壁母亲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策划推出系列红色旅游推广活动,大力宣传红色旅游产品;让团场职工群众参与到宣传中来,营造人人支持旅游、人人参与旅游的良好氛围。

  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消费点增长了,职工增收了,团场的人气更旺了。一二六团充分利用发展红色旅游的大好时机,积极开展美丽连队建设,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大力植树造林,打造胡杨林观赏带、葡萄长廊等。如今,生态林蔚为壮观,犹如绿色长城驻守戈壁。

一二六团修缮保存完好的地窝子(资料片)。 李春林 摄

  人均收入高起来

  12月10日,来自奎屯市的游客郭春玲在一二六团胡杨林农家饭庄就餐,她边吃边给老板储建新说:“你家的特色菜太好吃了,下次我要带我的朋友们来品尝。”

  “我是团场老职工了,我们团的红色旅游很红火,这两年,外地游客经常到我们饭庄来就餐,让我的收入提高了不少。”储建新高兴地说。

  近年来,一二六团大力推动“红色文化+农业休闲观光+戈壁风情+民族特色+冰雪游”模式,注册戈壁母亲文旅商标50余个。坚持文化惠民,以文化带动团场产业发展,推动市场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让职工群众享受红色旅游红利。随着一二六团红色旅游业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截至目前,团场有600多人从事旅游相关产业,人均增收8000多元。

  靠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二六团连队职工武老战今年的蜂蜜销售得格外红火,他高兴地说:“以前我的蜂蜜一年最多能卖1万多元,现在销量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我卖蜂蜜赚了2.5万元。”

  一二六团打造绿色生态农副产品,延伸了产业链;建成戈壁母亲旅游特色产品购物区,引导各超市开设地方特产销售专区;策划举办旅游产品设计大赛,开发红色旅游系列产品;搭建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设立农副产品销售专区,促进农副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在游客高峰期,组织职工群众在红色旅游区销售农家蜂蜜、苹果、灵芝等农副产品。

  今年年初,一二六团对旅游公司进行体制改革,将军垦大食堂、窑洞宾馆等交由一二六团招商引资企业乌苏格振旅游有限公司承包经营。今年截至目前,乌苏格振旅游有限公司接待疆内外游客近1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达30多万元,这两个数据均创该团旅游业历史新高。同时,该公司还为一二六团18名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兵团日报记者马燕 通讯员杨燕霞)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