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 15:57 来源:新华报业网
2016年12月,江苏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肩负省委、省政府重托,来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以下简称“伊犁州”),接续开展援疆各项工作。他们牢记使命、担当实干,奋力书写新的援疆答卷,把“援疆”这两个承载着深刻含义的字眼镌刻在伊犁河谷的广袤大地之上。
江苏省从1997年开始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至今已走过22年历程。22年来,江苏开展援疆工作努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第九批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江苏省援伊前指”)共计投入援疆资金57.72亿元,实施项目949个。
天山脚下波涛滚滚的伊犁河、浩浩荡荡奔腾入海的扬子江,见证着近800名江苏援疆干部人才与伊犁各族干部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合力谱写发展篇章。共同发展、团结进步的种子,在苏伊两地各族群众的携手灌溉之下长成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三年援疆路,一生伊犁情”,江苏援疆干部人才在伊犁河谷对口援疆汇聚“苏伊情深”。
扶贫援疆——
3年投入资金26.7亿元
万里援疆,民生为重。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始终把支持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任务。制定援疆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实行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扶志扶智多管齐下,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和自身“造血”功能。
“3年来,第九批援疆工作实施的949个项目中,扶贫项目有315个,资金26.7亿元,占援疆总资金48%以上。”江苏省援伊前指党委书记、总指挥,伊犁州党委副书记潘道津说。
2017年初,由江苏省第九批援疆干部开展的“万人帮万户共同奔小康”帮扶活动在伊犁州尼勒克县启动。3年来,帮扶活动中一件件小事,充实了援疆工作的内涵,温暖着受援地群众的心。
“亲爱的新疆小朋友,你好。这本书是我一年级时最爱看的书,这里面的故事生动有趣,希望你能爱上这本书。”这是江苏南通援疆工作组开展爱心图书捐赠公益行动中,如皋市白蒲镇林梓小学学生在捐赠的图书扉页上写下的文字。3年来,南通通过“石榴籽爱心公社”“南通雏鹰助学社”等多个社会慈善组织,对口支援伊宁县贫困学生和家庭。
南通援疆工作组开展的活动,只是江苏开展“万人帮万户共同奔小康”帮扶活动的一个缩影。在伊犁州,江苏省援伊前指牵头开展以“万里鸿雁传真情”为主题的少年儿童手拉手书信交友和夏令营等活动,在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播撒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特克斯县,南京江宁援疆工作组推行“2+9”联乡联村脱贫帮扶模式,每年投入600多万元帮扶2个困难乡镇、9个困难村;在新源县,扬州援疆工作组持续开展“援疆情、暖冬行”帮扶活动;在巩留县,张家港援疆工作组通过“1+1帮1”帮扶活动,持续帮助当地800户贫困户……
这些帮扶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江苏和伊犁两地人员参与共建、交流融合的热情。此外,江苏省援伊前指还制定《援疆干部人才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实施方案》,全体援疆干部人才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八包联”和住村入户活动,与1334名少数民族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在深化拓展“镇村结对”小援疆项目中,江苏233个乡镇(街道)、131个村(社区)与受援地133个乡镇(街道)、239个村(社区、连队)结对共建、合作发展,帮扶资金8000多万元,实现伊犁州148个贫困村和兵团四师七师贫困连队结对全覆盖。用“小爱心”融汇“大团结”,以“小援疆”凝聚“苏伊情”。
“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援疆工作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完成。”潘道津表示,3年来,江苏省援伊前指坚持将援疆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向受援地倾斜,围绕贫困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实施精准援疆。
产业援疆——
为“造血”注入不竭动力
奔腾的伊犁河滋养着大片河谷草场,给沿岸带去勃勃生机。3年来,江苏省援伊前指通过一产助推农牧业提质增效、二产助推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三产助推旅游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为受援地发展引来源头活水,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金秋时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坎乡的螃蟹和小龙虾养殖基地里热闹非凡,一派丰收景象。螃蟹、小龙虾在伊犁河畔成功养殖,得益于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专家们的悉心指导。近几年,盐城援疆工作组找准定位,积极对接技术合作,让水产养殖业逐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贫困户群众在阿图什昆山电子产业园的电子企业车间工作
“输血”与“造血”齐头并进,是江苏产业援疆的一大特点。依托新疆丰富的资源,近年来江苏省援伊前指加快霍尔果斯市、奎屯市、伊宁县等地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
江苏省援伊前指深入拓展苏伊两地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空间,加快打造一园多区模式的伊犁(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园,设立6000万元产业引导资金,组织开展百余场招商活动,协助建立内地招商点,推动东部省份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受援地转移,实现签约项目258个,协议投资306亿元,其中落地181个,增加就业岗位19300多个。为帮助受援地纺织服装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徐州市对口支援奎屯市前方工作组支持江苏金昇、天虹等企业技改升级,实现年产纺纱132.65万锭,带动4890多名群众就业。为认真落实自治区旅游兴疆战略,江苏省援伊前指每年安排援疆资金1600万元,支持开通伊宁至上海、天津、喀什等10条旅游新航线,开通南京到伊宁直航。建立奖补机制,开展“十万江苏人游伊犁”等活动,旅游产业援疆的巨大能量正在伊犁河谷持续释放。
援疆为伊犁州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而文化援疆也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伊犁州谱写出民族团结协奏曲。3年来,江苏省援伊前指组织伊犁州歌舞剧院到南京、常州、盐城、苏州、南通、泰州等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公益巡演活动,两地艺术家共同唱响民族大团结主旋律。扬州援疆工作组举办“细君公主回扬省亲”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现各族群众团结友爱、中华文化认同源远流长。此外,“苏伊两地艺术家文化交流活动”火热开展,支持苏伊两地共同创作民族舞剧《天山魂》、音乐剧《黑眼睛》和广播剧《琴声悠远》等文化作品,并在两地巡回演出,有力促进了两地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民生援疆——
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民生连民心,民生大如天。3年来,江苏省财政共安排对口支援伊犁州援疆资金57.72亿元,共实施八大类949个项目。
“从幼儿园到我家,走路10分钟就能到。我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再去商店,很方便!”霍尔果斯市莫乎尔牧场村民库丽加丽赛达合买提说,她一直想开个小商店,可是要照顾孩子脱不开身,“村里有了幼儿园后,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宁伊两地少年儿童夏令营活动
霍尔果斯市莫乎尔牧场中心双语幼儿园是连云港的援疆项目,这座1600平方米幼儿园的建成使用,使霍尔果斯偏远牧区农村儿童就近接受免费教育成为现实。
可克达拉村是一个离霍城县清水河镇较远的牧业村,由于这里土地碱性大,再加上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该村320户农牧民喝不上自来水,只能喝井水。为了解决当地农牧民“饮水难”的问题,江阴援疆干部到村里调研,通过实地勘察确定利用援疆资金在可克达拉牧业村实施自来水入户项目,管网接入村民院内,解决了清水河片区村民饮水难的问题。
江阴市对口支援霍城县前方工作组规划建设办主任邬海江说:“了解情况后,我们四处奔波跑项目,在多部门的支持下终于争取了20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改善群众饮水难的问题。还记得,是去年8月7日,清洁的自来水流淌到了社区每一户居民家中,解决了金梁子社区以及部分附近散居牧民的生活用水难题。”
68岁的金梁子社区居民马二乃,一提起这事就开心得合不拢嘴。他指着院里的一辆机动三轮车说:“我在这矿上生活了48年,从20岁的小伙子到现在,一直被‘饮水难’困扰着。以前我就开个三轮车隔三差五去拉水,光三轮车就跑坏了3辆,盛水的塑料桶用坏多少已记不清了,想到用水的事情就头疼。现在好了,家里接上了自来水,又干净又方便,感谢援疆干部!”
霍城县委副书记、江阴援霍工作组组长邢益新说:“两年半的时间,江阴工作组完成3年任务,共安排投入计划内援疆资金超过4.6亿元,在脱贫攻坚、改善民生、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共实施37个援疆项目,民生领域投入占比达到86.3%。”
“一直以来,江苏省援伊前方指挥部注重基层民生建设。”江苏省援伊前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忠介绍说,第九批江苏援疆干部人才重点解决一批水、电、路、气、房以及教育、卫生医疗等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问题,打通民生改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看得见、用得上、得实惠。
智力援疆——
留下“带不走”的高素质队伍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人才是稳疆兴疆的第一资源。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抓好干部人才援疆,做到精准选派、科学使用,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3年来,江苏省援伊前指坚持把智力援疆放在重要位置,从单一的干部援助向综合性人才、技术、管理援助转变,持续加大实用型、紧缺型人才选派和培养力度。一批教育、医疗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走进伊犁,打造带不走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在盐城援疆工作组,有一对夫妻档——蔡金龙、徐维兰夫妇,他们一起来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高级中学支教,一个教数学,一个教物理。在互相启发、互相勉励中,夫妻俩在教学中逐渐得心应手起来,他们通过一系列实践,创新摸索出“低起点、小循环、多反馈、高要求”的教学模式,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成绩上下功夫,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很快,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作为学校教科处副主任的徐维兰还有了“徒弟”,学校的特岗教师韩慧洁、赵方琪与徐维兰结为帮教师徒,每天到她的课堂听课。后来,韩慧洁在学校的汇报课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徐维兰比自己获了奖还开心。
得益于江苏创新开展的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伊犁州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3年时间里,基础教育方面,江苏与伊犁新增结对共建学校162所,总数达608所,占受援地学校数的56.6%。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受援地任教,并借助“远程在线课堂”等网络途径,成功“嫁接移植”江苏教学经验,帮助提升受援地基础教育教学水平。连续两年,霍城县江苏中学“江阴班”一本上线率达100%。在职业教育方面,江苏职业院校与受援地17所职业学校结成共建对子,在师资、设备、学科建设上给予重点支持,帮助培养“双师型”教师51名,着力提高职业教育就业率。在盐城技师学院等职校的指导帮助下,伊犁技师学院去年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新疆选拔赛上荣获团体一等奖。
提到援疆医生、南京鼓楼医院普外科主任王浩,55岁的哈萨克族农民巴克吐鲁干说:“如果没有南京医生,我早就不在了。”
克州人民医院心血管二科主任许天宝在援疆老师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张海峰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做先心病手术。
去年10月的一个周末,王浩对口支援的伊宁市人民医院来了急诊伤者巴克吐鲁干,几天前他在工地上从两米高的地方跌落,一根钢管直插腹部,当地卫生院把钢管拔下后,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两天后巴克病情加重,腹痛、发高烧,王浩赶到一看,病人身体蜷缩成一团,他当即意识到伤者肠道受了外伤,需要立即手术。手术中王浩发现,伤者腹腔污染很严重,直肠还有穿孔。手术很成功,术后一星期巴克就出了院。“伊宁医院的条件有限,很多手术器械、材料都没有。”王浩说,尽管如此,他一年里还是做了100多台手术,其中肠胃手术占四五成,且带了两个徒弟,“手把手地教,他们的业务长进很快”。
医疗援疆中,江苏省援伊前指创新“资源共享”模式,将原来对单个医院拓展为对整个卫生医疗系统的组团援疆,80名援疆医疗专家在受援地统一调配,广泛开展业务交流、技术指导、讲学示教等工作,持续放大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2017年以来,累计接诊15万人次,实施手术10002台,抢救急难重症患者4434人次,为受援市县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78项,切实提升了受援地临床技术水平和公共卫生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江苏省援伊前指不断加大育才引才力度,组织实施人才集聚、素质提升、民生就业、医教惠民、强基固本‘五大行动计划’。同时, 大力实施柔性引才公开招募工作,鼓励教育、医疗、科技、农牧、旅游、规划等领域退休专家‘银发援疆’,探索‘组团式’柔性引才,为受援地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不断增强受援地稳定发展内生动力。”彭忠说。
3年来,天山脚下处处传颂着援疆干部与伊犁各族干部群众的感人故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苏伊两地携手并肩,同频共振,共同谱写伊犁河谷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