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反诈:这五类诈骗需谨防 别听别信别转账

2020年01月11日 11:56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刘一鸣摄影报道)谈到银行卡?挂电话!谈到中奖?挂电话!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赶紧挂电话!

  “临近春节,电信诈骗又在伺机而动,越是这个时候,市民更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骗子的话,要做到别听别信别转账。”1月8日,在“110宣传日”即将到来之际,乌鲁木齐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朱文臻为市民春节期间谨防电信诈骗支招。

  春节期间电信诈骗的常见骗局是什么?如何提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一旦上当造成损失怎么办?接下来,乌鲁木齐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将为您解答。

  春节期间常见骗局揭秘

  1、机票退改签类型

  骗术揭秘:春节将近,许多市民会乘坐火车或飞机等交通工具旅游或回家,而犯罪分子也会利用这一高峰行骗。例如旅客在临起飞前,突然接到短信被告知航班取消、延误等,同时附有一个链接,需要旅客点击进行航班退改签申请,操作后将得到补偿,这很有可能是个骗局。

  警方提示:千万不要点击陌生号码发来的陌生网址或网页等,不要在不明来源的网页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信息,如果这是一个钓鱼网站,里面被植入的木马病毒,能侵入手机看到里面的重要信息,从而导致银行卡等被盗刷。遇到机票退改签信息时,要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热线进行核实确认。

  2、朋友圈测试类小程序

  骗术揭秘:许多网民一定都在朋友圈里看到过好友转发的测试类小程序应用,尤其岁末年初时,会有测试新年运势等,里面需要网民填写个人信息,每当这时,需尤其谨慎,这很有可能是一个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链接。

  警方提示:遇到此类小程序时,不要轻信,也不要点击。因为在暴露个人信息后,犯罪分子很有可能利用测试者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冒充熟人类型

  骗术揭秘:当事人接到陌生号码短信,内容大致为“我是XXX(当事人认识的人名字),我换号了,望惠存”。此时一般当事人都会存下电话号码,实际上,这是诈骗分子利用改号软件伪装的电话号码。后续犯罪分子将有可能利用当事人已存的电话号码,以急需用钱等各类谎言向被害者借钱。

  警方提示:遇到此种情形,当事人要与手机号码原机主或是共同好友进行核实确认。同时,当收到好友或亲属在聊天工具或软件等发来的借钱信息时,也一定要回拨好友或亲属电话并核实清楚。

  4、来自亲朋好友的“毒红包”

  骗术揭秘:在过年时,亲朋好友间少不了互发红包祝福新年,但很少有人知道,犯罪分子也会利用“红包”做文章。例如点击红包之后,会连接到别的陌生网站,需要转发给多人后才能领取。面对这样的红包,需要谨慎对待。

  警方提示:切记不要得了小便宜吃了大亏。一般遇到这样的“毒红包”骗局,在红包领取时,会出现填写个人绑定的支付宝或银行卡号信息的操作,还会根据当事人所填写的手机信息,向其发送验证码,让网民输入。对于这样的操作,网友需要谨慎,当重要信息泄漏时,银行卡或支付宝内的钱也将面临不安全因素。

  5、网购类诈骗

  骗术揭秘:临近春节,网民少不了在网上购年货,换新装。下单后,有自称网站客服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以各种理由让消费者申请退款,并获得一定理赔。同时要求消费者关注特定公众号,在里面,消费者可以看到自己的订单详情甚至快递单号,而在申请退款获取理赔时,骗子会要求消费者填写银行卡账号、支付宝账号,并且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面对这样的操作,消费者要小心。 

  警方提示:网购时,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遇到客服打来电话,要再去购物网站上与店家进行联系核实,如情况属实,也要按照网购网站上的退款流程进行退款,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陌生人透漏自己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资料。

[责任编辑:王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