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逆行者”丨“没想过伟大,只是心中有所牵挂”

2020年02月04日 10:5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2月3日电(杲均丰)有人说,他们是“逆行者”,赞颂其救死扶伤,医者仁心。

  也有人说,他们只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

  是的,选择踏上这段旅程,他们的生活,注定不平凡。

  2月2日,是新疆首批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的第六天,也是医疗队正式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第四天。

  当日,记者连线了医疗队联络员黄亮,他说,医疗队142个人,代表的是新疆近2500万各族人民。队里的医护人员,无愧于“儿娃子”称号。

  从几件小事说起吧。

  关于“孩子”的事

  蔡荣,43岁,医疗队中年龄最大的护士。1996年参加工作的她是科室的老大姐,平日对年轻的护士们关爱有加。在单位征集首批新疆援鄂医疗队员时她立即响应,没来得及和家里人沟通就报了名。

  “我何尝不想平安在家过年,但武汉人民现在更需要我。非典那年我曾申请加入救援而未实现,这次作为首批新疆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我自豪、我骄傲。”蔡荣到达武汉时在日记中写下这段话,那时距离她接到援助湖北的紧急通知,只过去了不到20小时。

  蔡荣想起与家人的离别:母亲泪眼朦胧地叮嘱,要注意防范、要注意身体、要保持联系、要平安回家……走出母亲含泪的目光,这位43岁“孩子”离了家。

  “特别放心不下母亲,给她打电话,她却说家里的事不用管,让我安心工作。”

  母亲给予了蔡荣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的信心。

  相比之前的工作,在武汉救治救援难度增加了不少。蔡荣要一直穿戴着护目镜、口罩、面屏、三层隔离服和防护服等一系列防护设备。期间须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长达五六个小时。每每工作结束,头发、衣服全部湿透。不仅如此,护士们还要在对病患给药、打针、抽血等工作之外承担家属工作,如给患者喂饭、打水、处理大小便等。满负荷工作一天,下班之后几乎连吃饭、走路的力气都没有,几近虚脱。

  即便如此,蔡荣每天还是会延后1-2个小时交班,帮助下一班护士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让她们承担的风险更小一些。

  “想着能多干一点是一点,能多照顾就照顾一些。我是护士长,得让这些20来岁的孩子少受点苦。”蔡荣说。

  关于“牵挂”的事

  有一首歌中唱到:“我已剪短我的发,剪断了牵挂。”

  对于医疗队的吴亭亭来说,剪掉长发,正是由于心中牵挂。

  因为剪短发可以降低传染风险,避免出汗、滋生细菌,吴亭亭和另外两位战友在宿舍相互帮助把头发剪短。她说,在剪去长发那一刻,自己真正有了一定能成功打赢这场战役的信念。

  “其实看到自愿报名通知时有点害怕。小时候的非典记忆中,消毒水的味道还在,而且妈妈和弟弟都比较担心疫情的发展。说实话,我都没想到最后能鼓起勇气报名,感觉跟做梦一样。”说起最开始的顾虑,吴亭亭很坦诚,27岁的她从事护士工作不到4年,身上还保留着一些学生气。

  10年前,吴亭亭从山东考到新疆医科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新疆。 “其实那天从机场出发的时候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毕竟其他同事都有亲人来送,可我的家人在山东,我见不着。想掉眼泪,但忍住了,我不能那么脆弱。”吴亭亭说。

  医疗队员正式进入病房前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吴亭亭听得很认真。下决心剪掉心爱的长发时,吴亭亭也是下手最狠的那个。

  “之前一直希望这场疫情没有发生,但事已至此,没法继续逃避。所以不如拼尽自己的力量让疫情结束得快一点,不要让它伤害到更多我牵挂的人。”

  关于“礼物”的事

  今年的2月2日有些特殊,是千年一见的“对称日”。 刚刚结束科内值班24小时的袁莉在这天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医疗队战友戴着口罩为她在战“疫”一线庆祝生日。

  连线袁莉前,记者和她的丈夫做了沟通。丈夫说,自己能把女儿照顾好,请妻子不要担心,在前线照顾好自己。

  将丈夫这几句原本平常的话语转述给袁莉时,她潸然泪下:“我们在武汉都挺好的,盼着家里人能够平安。”

  袁莉许了生日愿望:“希望全国对疫情的抗击能尽快向好的方向发展,希望我们的战‘疫’能够尽快打赢,希望我们的医护工作者都平平安安!”

  在连线中,黄亮说,这些都是援鄂医疗队员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没有什么特别,就像他们的日常工作。大家只是竭尽所能把工作做扎实,让疫情能够早日结束。

  但正是因为他们平凡的努力,因为他们披上白衣奋战生死关头,与命运交手、与死神对峙,才让平凡的世上有了“英雄”的模样。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