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医专家参与武汉重症患者诊疗见成效

2020年02月15日 10:43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康颢严 图/受访者提供)“江医生,再帮我开几服中药吧,转院后继续吃一段时间,希望尽快康复。”日前,孙女士等20余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因病情好转,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转院至轻症患者收治医院,临行前,十几位患者在微信上向江道斌请求再开些中药继续服用。

  2月13日,记者电话连线新疆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江道斌,得知出征武汉时,他专门带上了《温病条辨》和《温病经纬》两本中医专著。他说:“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中医没有现成的经验,但我认为从中医的疫情温病理论出发,在治疗上一定会有所作为。”江道斌在临床一线工作了14年,在运用中医治疗外感热病、流感、病毒性肺炎和难治性发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患者服用的药物。

  1月30日,新疆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开始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接诊患者,江道斌所在的24病区住进十余名重症患者。他第一个穿上防护服走进病区,却遇到了难题,“按照国家指南诊疗规范,患者在病区都戴着口罩,医生施治时最好不要直接接触患者,常规的切脉、看诊手段很难施展。”考虑再三,他决定让其他医护人员先出病区,自己冒着接触风险让患者摘掉口罩观察舌苔,仔细记录着每位患者的病症表现。有了初步判断,兴奋的他又连夜与北京市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等专家联系研讨思路。

  第一次施展中医诊疗的机会,来得比江道斌预想得快。1月31日,39岁的孙女士因肺部CT显示出现“白肺”、纤维化严重,转入他负责的病区。入住时孙女士咳嗽、喘憋症状严重,西医药物疗效不显著,江道斌在观察舌苔后判断其属于“湿热未减、阴液大伤”,虽然病情棘手但他心中已有了治疗想法。“在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保留基础西医支持加入中药治疗时,得到了很大信任和支持,所以第一个为她开了一服三天剂量的汤药。”江道斌说。

  中药起效之快,出乎所有人意料。“刚吃药头三天,原本难受了好久的喉咙就不疼了,气喘匀了,浑身酸痛的情况也减轻了,整个人感觉都轻松起来。转院后见不到江大夫,还想托他给我开些药,继续巩固巩固。”孙女士在电话中说,她原本身体很好、很少生病,从1月20日发烧到27日确诊,因为不适症状和确诊病情一直心烦焦躁,2月2日开始连续服用八天中药,各类不适症状消失,肺部CT检查结果好转,让她信心大增。现在已转至雷神山医院轻症病区的她,正等待复查核酸检测阴性和其他检测结果,希望能尽早康复。

江道斌在病区内。

  “我所在病区由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妇科副主任黄至欣负责,她非常支持中医参与治疗,第一例患者见效显著后,我们两地医护人员协作,整个病区有近30名重症患者开始采用中西医并进的治疗方案。”江道斌介绍,中医治疗最大的优势在于改善症状,对发热、咳嗽、腹泻、便秘,喘憋方面疗效非常明显,在增进食欲、改善睡眠方面具有独到优势,而且初步观察在肺部炎症吸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其间,北京市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专家均给出指导意见,鼓励肯定他们的治疗思路和成效。如今,这批患者均转至雷神山等轻症患者收治医院,等待进一步核酸检测确诊。

  据了解,2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出《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加强对传染病救治的中西医协作,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等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通知》对疫情发生以来,中西医结合协同攻关、优势互补取得的较好成效给予肯定,并提出要建立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强化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制定晚上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力求轻症患者尽早治愈,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延续阅读

  江道斌谈诊疗心得:诊疗用药如乐者拨弦

  “中医讲究辨证治疗,不同患者不同病症,要采用不同药物配比,用药也需不断调整,就如乐者拨弦,讲求精、准、稳,才不会跑音或用力过猛拨断琴弦。”2月13日,江道斌在电话中娓娓讲述连日来在一线诊疗中的心得。

  江道斌解释,同样都是重症标准收治,从中医角度看,患者症状有阳症湿热、阴症寒湿等不同类型,即便同为寒湿,也因气虚、阳虚、寒湿所占比例不同而在用药配比时有所区分,而且考虑到患者自身脾胃功能、消化功能等不同表现,用药都需有针对性的处理。

  “中药配比也像行军打仗的军队配伍,让药物各自发挥最大作用,还不能因药效牵制相克影响疗效。因此,越是病症严重的患者,越需要精准判断,药用偏了可能起到反作用。”他介绍,目前所在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多为更难治的阴症类型,患者们表现出舌苔白厚腻、喘憋呼吸困难、胃肠道功能衰竭、咳痰咳血等不同症状,要“因人施策”区别对待。

  每服药剂的配比加减都让江道斌斟酌良久,原本每年开出几千甚至上万张药方的他,如今一服药方常常要琢磨二十多分钟,考虑患者各方面体征表现,保证用药精炼、配比精准,每三天还需根据病情变化更换用药,张张药方凝聚了诸多心力。

  “目前,中医在病毒清除方面的作用尚不明确,但改善症状,如改变病人食欲不振、烦躁焦虑失眠、便秘腹泻、咳痰咳血等方面疗效都较好,起效也快。”江道斌客观地说,西医抗病毒、中医改善不适症状,紧密协作的综合诊疗方案让诊疗取得进展。他希望中医诊疗能够更多地参与救治全过程,竭力帮助重症患者转轻症、轻症患者痊愈康复,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中医力量。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