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亲日记:改变观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2020年03月30日 17:54   来源:天山网

科木吉勒和阿布力克木·木萨共吃团圆饭。

  3月23日下午15时,喀什地区英吉沙县龙甫乡托喀依村村口,看到科木吉勒要走,阿布力克木·木萨又急忙将桌上的两个苹果塞进科木吉勒的包里。

  “大哥总是这样,巴不得把整个‘家’都塞到我包里。”科木吉勒笑着说,弯起的眼睛开始泛红。拿起包转身向外走去的他没有看到,阿布力克木也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记得放羊,重活等儿子回来弄,有啥困难给我说......回去吧回去吧。”科木吉勒坐在车上不忘最后的叮嘱,阿布力克木点着头,摇摇手,看着汽车远去。

科木吉勒和阿布力克木·木萨一起喂羊、喂鸽子。

科木吉勒和阿布力克木·木萨一起喂羊、喂鸽子。

  躺着,不行!动起来!

  科木吉勒是自治区教育厅《语言与翻译》杂志社副编审,也是一名新疆作家协会的蒙古族作家,2013年在喀什地区英吉沙县龙甫乡托喀依村“访惠聚”驻村时结识了村民阿布力克木,当时阿布力克木家还是低保户。

  3月22日上午10时,吃过早饭后,科木吉勒便带着阿布力克木的孙女一起打扫家里的卫生。“2014年驻村走访时,我对阿布力克木家的第一印象是,这房子该好好收拾一下了。”

  科木吉勒后来了解到,阿布力克木的女儿出嫁了,儿子外出上学,两口子在家也不怎么收拾。

  那一年,45岁的科木吉勒利用工作之余,拉上阿布力克木一起整修羊棚、修葺房顶、打扫庭院。

  房子干净了,但这只是第一步。

  “党的惠民政策好,给阿布力克木家里盖了安居房,但要解决他的根本问题,还是得要让他动起来。”科木吉勒明白,思想的改变最重要,他又拉着阿布力克木一起放羊,一起去地里劳动。渐渐的,阿布力克木变化不少。

  “必须要动起来,劳动起来,只有劳动才有收获。”阿布力克木这样对科木吉勒说。

  2016年9月20日,科木吉勒在自己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改变是很难的一件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变又是很容易的事,只要你改变观念,就会让生活充满希望,现在阿布力克木的家有了大变样,他的心里也因此注入了新的希望。”

  交流,眼睛可以看透一个人

  两年的驻村工作结束后,科木吉勒也正式和阿布力克木结为亲戚了。

  回到了乌鲁木齐的工作岗位上,科木吉勒有时间就会打电话问问阿布力克木的情况,“每两个月都会回阿布力克木家看看,有时候到他家都凌晨4点多了,阿布力克木不会锁门,一直等着我,看我躺下,才放心去睡觉。”

  7年的感情,让这对哥俩越发默契,科木吉勒摸了摸羊身上厚重的毛,阿布力克木就递上了剪刀,做好剪羊毛的准备。

  阿布力克木的普通话说得并不好,但哥俩在一起,一个眼神对方就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天气热了,羊毛太厚,里面就会藏着很多寄生虫,定期剪羊毛对羊身体很有好处。”没有多余的语言,两人娴熟地将羊蹄捆好开始剪毛,科木吉勒继续说道:“羊是他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一开始,他家只有几只羊,放羊也只是在家门口,没有好的草料,还不运动,羊病死率也很高,我就给阿布力克木建议,早晚两次放羊,要去远一些草更好的地方。”

  阿布力克木家现有20只羊,状况很好,卖羊的价格也高。

  剪完羊毛,两人看着整洁的庭院席地而坐。

  2017年12月科木吉勒得知,阿布力克木的妻子古来斯汗·阿不都热西提身体不适,便联系医院,将两人接到乌鲁木齐,让其妻子接受治疗,20多天出院后,又带他们去大巴扎散心。

  “这次来都是他出的钱,出院后,他让我们住在自己家,这是把我们当自己家人呀,还送我老婆衣服。”阿布力克木说着说着,声音逐渐哽咽了。

  为了帮助阿布力克木进一步树立生活信心,科木吉勒从2016年开始,给阿布力克木上大专的儿子平均每个月500元生活费。2018年阿布力克木的儿子毕业了,在科木吉勒的鼓励下,他去了喀什市机电市场就业,每月的工资能有4000元。

  2017年阿布力克木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底实现脱贫,过去过低保日子的阿布力克木,现在种地年收入4000多元,每年卖羊也可以收入20000元,不仅脱了贫,还带着邻居一起劳动致富,科木吉勒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大哥说,科学养羊不仅可以吃到好的羊肉,还可以卖到好价钱,地里的收入也上来了,家里干净,就连亲戚也羡慕,我也很高兴,脱贫不仅是生活上的优质,更是思想上的进步。”2018年12月5日晚上,科木吉勒坐在阿布力克木的院子里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科木吉勒和阿布力克木·木萨一起在杏花地里赏花。

  结亲不是任务,这是我的家

  3月23日一早,科木吉勒又来到阿布力克木的大棚菜地查看情况,虽然4天前和同事一起将辣椒苗种下,但即将返程的科木吉勒还是想再看看,才能放心。

  13时,阿布力克木家的厨房热闹了起来,科木吉勒将自己专门带来的羊肉炖了,和面做起了汤饭,古来斯汗也做了拿手的鹰嘴豆,阿布力克木端出了自己做的酸奶和馕,一桌丰盛的午餐做好了。

  在科木吉勒看来,这更像是一桌团圆饭。

  14时,科木吉勒趁着大家中午休息,拿出了日记本:“阿布力克木已经是我的亲大哥了,只要他需要我都会一直帮他,永远是他的后盾。”

  16时30分,阿布力克木的孙女放学回家了,见到科木吉勒,小家伙背诵了一首《春晓》,又拉着科木吉勒看自己写字。

  屋里大人们欢声笑语,孩子们嬉笑追逐,整洁的庭院前,树枝发了嫩芽,羊群“咩咩”地叫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科木吉勒拿出日记本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他在结尾写道:“结为亲戚,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它不是任务,这里就是我的另一个家,我要让这个家变得越来越好。”

  科木吉勒说,他要记录下和阿布力克木的点滴,记录下村子的变化,记录下人们的笑脸,等退休了,还要写一本民族团结的书,用文字传递这份特殊的情感。

  17时10分,科木吉勒收拾好返程的行李后,拉着阿布力克木又钻进了羊圈,交代好这个季节养羊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喀什地区英吉沙县龙甫乡托喀依村村委会门口,自治区教育厅9名结亲干部职工集合完毕,和亲戚们告别后,准备踏上返回乌鲁木齐的车,车门即将关闭时,阿布力克木又塞给科木吉勒一个茶缸,茶缸里装满了被纸包裹着的鸡蛋,茶缸温热,鸡蛋也是才煮好的。

  路上,科木吉勒看到村里的杏花开了,他想着,下次再来看亲戚要把女儿也带来,认识下她的弟弟、妹妹们。

  (文/记者孙芳婷 图/记者吕伊晗 尹通元)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