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一位军垦母亲的鲁疆情

——记十二师二二二团山东女兵薛德芬

2020年04月10日 11:47   来源:兵团日报

  核心阅读:上世纪50年代,2万多名山东女兵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新疆,来到兵团,成为屯垦戍边的重要力量,她们在这里奉献青春和热血,与男兵一起,顶风冒雪,开荒生产,将生命嵌入祖国边疆建设的历史中,她们是第一代“军垦母亲”。

  薛德芬,就是一位“军垦母亲”,她的故事里,有报名参军的光荣、与医结缘的自豪、同丈夫相濡以沫的美好……那段无悔的青春岁月已深深烙在了她的心中。

  无论是以女兵身份、还是以建设者身份进疆,山东女兵,从她们踏上西征之路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新疆屯垦戍边事业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段艰难无悔的青春岁月已深深烙在了她们心中。

  薛德芬,1952年入伍进疆,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数十年来,她无怨无悔,始终铭记使命担当,默默无闻地为新疆屯垦戍边事业奉献了一生。30多年来,薛德芬多次被评为二二二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并于1983年被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授予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荣誉证书,1985年被授予在新疆工作30年荣誉证书,1986年被授予从事护理工作30年荣誉证书。

  春暖花开时节,笔者来到十二师二二二团文幸小区,见到了已是满头银发的薛德芬。

  一心向党 奔赴边疆

  1929年,薛德芬出生于山东省莱阳县万里原河马崖村,家里仅靠种一点薄地维持生计,生活非常艰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政府领导群众斗地主恶霸、抓汉奸,把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给穷苦人民,薛德芬家里分了三亩地、五套衣服和一头毛驴。

  “那时候,村里成立了农会、妇救会、青年团等组织,还办夜校教穷人认字学知识,我就是在夜校里摘掉了‘文盲’的帽子。”薛德芬回忆说,除了学文化外,她还参加了青年团、民兵和妇救会,并担任青年团组织委员,负责召集青年开会、学习政治、军事操练、站岗放哨等工作,其余时间,要给八路军做军装、磨军粮,帮助军烈属挑水、送柴、种地。

  1946年2月,薛德芬所在的村开展支前工作,为了让身体不好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留在家中,薛德芬想起上夜校时听过的《花木兰》的故事,她决定学习花木兰,自愿报名支援前线。

  “我用家中的小毛驴驮上木材赶往前线马山,100多里路走了一天一夜,两头不见太阳。”薛德芬说,那时,一心想的就是革命,什么都不怕。

  因为薛德芬在支前工作中表现突出,成了村里的支前骨干。1947年10月10日,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让我对人生有了全新认识,参加共产党我感到无上光荣。”薛德芬自豪地告诉笔者,入党后,她工作更加积极,一边要种好家里的地,一边还要为村里的工作跑前跑后,虽然每天很忙很累,但心里感到很充实愉快。

  1952年,新疆军区到山东招女兵,薛德芬第一个报名。“报名参军时,亲友都劝我不要去,可身为共产党员,我觉得为祖国边疆建设贡献力量是特别光荣的事情。后经体检、政审,我终于被批准参军了。”薛德芬激动地说,脸上流露出了喜悦之情。

  与医结缘 一生无悔

  1952年6月6日,薛德芬到莱西县集中后,从高密县坐火车向新疆进发,经过数日旅程,到达甘肃兰州。

  “我们在兰州领了军装、被褥和其他生活用品。此时,我穿上军装,成了一名真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心里特别高兴。”薛德芬说,在兰州休息2天,大家又换乘汽车向迪化(乌鲁木齐)进发,经过近两个月的艰难行程,终于抵达迪化。一周后,她们又匆匆赶往城化(阿勒泰)。到达城化后,薛德芬和19名战友被分配到骑兵七师二十一团,驻扎富蕴县。

  “在富蕴县,我被分到二十一团医院工作。医院当时没有房子,大家就自己动手挖地窝子住,而病人都住在搭建的帐篷里。后来条件稍微好一些,医院就租富蕴县老乡的房子当病房。”薛德芬说。

  1952年冬天,异常寒冷。放眼望去,大地白茫茫一片,耳畔呼啸的风声与马路上行人脚步发出的“咯吱咯吱”声混杂在一起,让薛得芬终生难忘。

  “当时,富蕴的冬天最低温度在零下四五十摄氏度。毛衣、棉衣、皮大衣全穿在身上,脚上再套上毡筒,还觉得冷。”薛德芬说,简陋的房子像冰窖,晚上睡觉都得两个人挤在一起,铺上两层褥子,盖上两床被子,上面还要再盖两件大衣。遇到晚上下大雪,一夜能下四五十厘米厚,早晨起来连门都推不开。

  “记得有一天休息,我去县城买东西,才走了一半,身子就被冻透了,浑身冰冷,手指僵硬,我立即返回宿舍,才没被冻伤。”想起当时的场景,薛德芬还是有些后怕。

  “当时环境艰苦,很多姐妹都受不了,心里开始打退堂鼓。我是她们中年龄较大的,又是党员,不仅给她们做思想工作,还从各个方面关心她们、鼓励她们。慢慢地大家适应了这种环境,都亲切地叫我大姐。”讲这话时,薛德芬显得很自豪。

  在富蕴县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组织找到薛德芬,问她愿不愿意从事护士工作,薛德芬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了。

  “我从未接触过护士工作,也没受过系统培训,只好边干边学。每天早上上班前,我都要认真听老医生、护士讲解护理知识。上班时,边实践边消化。好在我上过夜校,有文化底子,一段时间下来,进步很快。”薛德芬兴奋地说。

  1955年10月,很多驻疆部队集体转业,薛德芬仍被留在医院工作。那时,她不仅要护理病人,还要打扫病房卫生、给重病号打水、洗脸、喂饭、倒便盆、洗衣服等。虽然工作量大、责任重,但薛德芬从未叫苦叫累,所有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相濡以沫 相知相伴

  1954年10月1日,薛德芬和医院指导员刘积禄结婚了,从此,薛德芬有了一个幸福的家。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互相体贴照顾,相敬如宾。一年后,我们有了大女儿。为支持他的工作,我除工作外,还带孩子、做家务。因为两人都在医院,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我就把女儿锁在家里,长期这样,孩子的身体孱弱。”一想到对大女儿的照顾不周,薛德芬就感到有些愧疚。

  1956年,薛德芬被调到建筑单位工作,任务是挖地基、筛砂石料、拌混凝土、刷油漆等。无论在什么岗位、不管干什么活,薛德芬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质量按时完成任务。冬天,她被抽调到矿山队挖矿,每天起早贪黑,埋头苦干,很多人经不住寒冷不去上班,她却一直坚持到最后完成任务。

  1964年8月,薛德芬所在单位解散,人员分流,她和丈夫被调到工一师阜北农场(现二二二团)医院工作,薛德芬任妇外科护士长,这一干就是近20年。

  1966年3月,医院增设小儿科,没有病室,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到砖场拉红砖,每人一周要完成1000块的任务。

  “我每天下班后,顾不上回家做饭,就到基建三队借上人力车去砖场拉砖,有时借不上车就自己背,常常把衣服都磨破了,晚上回到家时,累得连握锅铲的力气都没有了。”薛德芬说,每当想起团场医院的建设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她就会感到自豪。

  1983年,薛德芬退休,她和丈夫刘积禄过起了恬静舒适的晚年生活,看看报、下下棋、聊聊天、回忆过去的日子。

  2000年12月,刘积禄突发脑梗不幸去世,享年86岁。“我俩一起生活了40多年,没有吵过一次嘴、红过一次脸,都是默默地关心、体贴对方。他当领导时,我没有让他帮我办过一件事,再大的困难都是自己克服,全力支持他的工作。有时,他出差,也总惦记着我和孩子,外出归来会给我买礼品,给孩子买玩具。”回想起和老伴在一起的幸福生活,薛德芬的眼角湿润了。

  “我到现在都还很想念他。”一句话诠释了薛德芬和刘积禄相濡以沫的46个春秋,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时光。(吴瑕 施强)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