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6日 10:54 来源:新疆日报
【新闻手绘】4月28日,在英吉沙县乔勒潘乡哈萨克拉艾日克村,村民阿卜杜如苏力·艾力正在整理自家电子商务店里的土特产品。记者木合塔尔·艾皮热 作
新疆日报讯(记者刘翔 约提克尔·尼加提 孙韵 吕伊晗报道)一条带状的芦苇荡,将英吉沙县乌恰镇托万亚巴格村“包”得严严实实。4月底,从高处眺望,村子宛若一片苍翠欲滴的嫩叶周围镶了一道边儿。
要在前几年,托万亚巴格村可没有这一碧万顷的光景——宽窄不一的田垄子犹如一道道刀刻的裂缝,将土地切得稀碎;不同种类的庄稼,零零散散地分布其中。
急剧的转变,始于2017年春天。
找准靶点
从“零散”中突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拥有的全部,都依靠土地生发。光阴流转,托万亚巴格村的土地,养活这里的许多人十分费力,村民脱贫的脚步受到土地的牵绊。
热孜古丽·卡斯木,家里有1.5亩地,分散在3个不同地方,光浇水施肥就累得够呛,一年到头收益有限,也就赚些辛苦钱。努热拉古丽·图尔贡,家中种了4亩麦子,种好了一家5口刚刚够吃;种不好,口粮都悬乎。
农民的土地少而零散,既不利于规模化种植,也无法挖掘土地潜力。局限的地块与局限的产量,将托万亚巴格村锁在贫困之中。而农民也习惯了依靠各自的土地勉强过活,因为有地在,总觉得自己走不开。
如何突围?“土地流转是一条路。”2017年,喀什地区教育局驻托万亚巴格村第一书记杨明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大胆尝试。
万事开头难,不过这项工作的开头,却难了整整一年——一头,是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情结;另一头,是现代农业的集约、高效。两者相撞,火星四溅。
村里的致富能手苏力坦马木提·萨迪尔,一手出色的泥瓦活在库尔勒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可当家中麦子要收割时,他不惜旷工大老远地跑回家。结果麦子没挣几个钱,工资却扣了不少。他的理由是:“我的地,就得我来收。”
农民对土地的情感,朴素中带着些许执拗。一次次与农民的沟通,也让杨明明白,农民把土地紧紧握在手中,本质上是在意地里的粮食,无论产量多少,这是农民心中的根。
2018年初,工作队和村“两委”将目光瞄准了村内江格尔片区一处地势平坦、树木较少、方便规整的农田。为保证农民的粮食“基本盘”不动,托万亚巴格村对江格尔片区农民流转的每亩地给予100公斤麦子、100公斤玉米的“分红”,当然也可“折现”。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再与想租地的农民、种植大户签约,发展规模种植,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前期工作完成,356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风风火火地启动。
握拳发力
禁锢的土地获得重生
经过技术员的指导培训,江格尔片区高标准农田由4名贫困户种植管理,仅工资一项,就足够他们脱贫。在机械化、规模化操作下种出的麦子、玉米颗粒饱满,产量和质量较以往均有了很大提升。丰收之时,前来合作社分红的村民排起了长队,个个喜笑颜开。
看到了江格尔片区的变化,村民们对土地流转的态度也渐渐从抵触到理解、接受。心怀对土地的眷恋,人们缓缓转身。因为他们知道,要摆脱贫困,从土地上要效益,这一步必须迈出。
到2019年,托万亚巴格村对村内的绝大部分土地完成了整合,每家农户所拥有的土地从之前的若干小块变成一个集中连片的大块,由合作社统一种植和管理,根据农作物品种,对村民流转的土地划分出不同的“分红”标准。
土地这张纸“干净、规整”,写起种植这篇“文章”就可以“挥毫泼墨”。
1230亩果园连片而起,核桃皮薄仁饱,杏子脆甜可口;293座拱棚连绵成片,辣椒、小白菜、西红柿等蔬菜陆续采摘上市。
天天在拱棚内忙活的阿依谢姆古丽·阿卜杜瓦斯提自从将家中的3亩地流转之后,便来到这里“上班”。“每个月工资1000多元,加上年底土地分红近2000元。依靠这两份收入,今年脱贫稳稳的。”她充满信心地说。
眼下,托万亚巴格村一产就业人数达到114人,如阿依谢姆古丽这样的“双薪族”不在少数。
不仅是土地,托万亚巴格村还将林果、牲畜等也按照同样的模式进行了流转,成立了养殖、林果合作社,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在合作社就业增收。
原本被土地禁锢的托万亚巴格村,又以土地流转脱胎换骨,步履之间,迸发出无穷的脱贫力量。
开发岗位
让村民端稳就业“饭碗”
2018年,托万亚巴格村村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41%,2019年这个比例上升至56%。
工作队与村“两委”思路明确,土地流转只是手段,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就业才是目的;“分红”只是锦上添花,增加工资性收入才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好路径。
更多从土地中、圈舍里走出来的农民,生活拥有了更大的可能性。要变“可能”为“确定”,就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机会。
木材加工合作社成立了。热孜古丽再也不必在3块地里奔波,土地流转后,她在合作社学习木材加工技术,就近就地上岗。合作社做出的沙发、梳妆台、茶几很受欢迎,热孜古丽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
家门口建起了生产手套的村办工厂,吸纳全村126人就近就业。原本就有缝纫“底子”的努热拉古丽·图尔贡靠着娴熟的手艺,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成为小组长,2500元的月工资,吃穿不愁,时不时还能带着全家一起“下馆子”。
致富典型苏力坦马木提再没有旷过工,工地冬休时,他回村发挥榜样作用,收了一帮徒弟,手把手教他们泥瓦技术,鼓励他们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现在,村里已有109人离开村庄出去打工,实现了稳定就业。
甩掉穷帽子,还能再搞些啥?杨明细细寻思着怎么才能把村里能用的资源都利用好,能挖的潜能都挖出来。边走边想,不知不觉走到了村头的芦苇荡。
今年5月初,托万亚巴格村依托芦苇湿地资源打造的养鸭合作社正式“亮相”。随着1000只大麻鸭、1000只金定鸭陆续入棚,鸭产业雏形初现。村里又有一批劳动力走入合作社,成为养鸭人。
至此,托万亚巴格村有劳动能力的769人全部实现就业。今年,全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预计达到60%以上,村民脱贫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