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一线调研⑨】玛合玛勒村:踏上就业路 开启新生活

2020年05月17日 11:36   来源:新疆日报

【新闻手绘】5月10日,村民在策勒县策勒乡玛合玛勒村村办工厂里缝制汽车坐垫。记者木合塔尔·艾皮热作

  新疆日报讯(记者刘毅 周鹏 刘一鸣 聂宁报道)策勒县策勒乡玛合玛勒村是南疆地区比较典型的贫困村。全村有村民652户2700余人,人均耕地1.6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这样的村,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实现脱贫的路子基本走不通。

  工作队和村“两委”经过充分调研,认为就业是全村摆脱贫困的最为现实的途径,而缺技术、缺岗位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目标、路径一旦确定,接下来就是带领村民坚定往前走。

  寻找就业途径

  “外部寻找机遇,拓展就业岗位;内部强化培训,提高就业本领。”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村里拿出了促进就业工作方案,积极争取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和策勒县在促进村民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为村民开发就业岗位。同时,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还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进行国家通用语言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掌握必要的就业技能,为就业务工打好基础。

  经过努力,村里开发出了一部分公益性岗位,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很有成就感,想着村民会踊跃报名。但结果却令他们有些失望:即便是贫困户也不愿意去。

  一次入户走访,村民阿依图拉罕·麦提亚森的话让工作队队员感触颇深。

  阿依图拉罕年龄不大,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错,还会基本的电脑操作,但她却不想外出务工,这是为什么呢?

  “在家做饭、带孩子就是生活的全部,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不知道就业会遇到什么。”阿依图拉罕说,过惯了熟悉的生活,突然要面对外面的世界会感到压力。

  阿依图拉罕的话,点醒了苦恼中的工作队队员。大家认识到,不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再好的政策支持也是徒劳。

  于是,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利用一切机会向村民宣讲新观点、新理念,哪怕是一场厨艺比赛。

  村民的思想观念在一点点发生变化,阿依图拉罕逐渐鼓足勇气,在村委会找了一份事做,脸上开始有了自信的笑容。

  目前,全村就业人数从2年前的300多人增加到1000人以上,实现有劳动力的家庭就业全覆盖。

  就业改变生活

  “我现在不仅会做拉条子和抓饭,还会包饺子、做面包,家常菜也很拿手。”玛合玛勒村村民布威赛莱姆·麦麦提敏说,厨师的工作让她有了稳定收入,有了成就感。

  走进布威赛莱姆家,新扩建的庭院花坛内的绿植格外惹眼,为整洁的庭院增添了一份温馨。“过去尘土飞扬的院子不见了,曾经苦熬的日子也过去了,2020年一定能脱贫。”布威赛莱姆高兴地说。

  这两年,在工作队的带动下,玛合玛勒村实施了庭院改造工作,鼓励村民整治修缮院落,改善居住环境,推广现代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利用空闲庭院发展庭院种植、养殖,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为了减轻就业务工人员的家庭负担,玛合玛勒村专门组建了托幼所、托老所,为居家的孩子和老人提供必要的管护服务。目前,村里有30多户人家享受到托幼所、托老所管护服务,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玛合玛勒村生活更幸福了。

  “现在很多村民利用自家庭院种植蔬菜,不仅增加了收入,吃得也更健康了。”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驻玛合玛勒村第一书记闫建平说,玛合玛勒村有越来越多村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靠拢,全村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脱贫信心更足

  就业能为一个村的发展带来什么?在玛合玛勒村可以清晰看见答案。

  布威赛莱姆自信的表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厨艺的提升上,也能从她平日的生活状态中感受到。

  一份满意的工作,能促使人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2020年4月,在村委会工作半年多的阿依图拉罕,向村委会提出了辞职。

  “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和田市,趁年轻,我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阿依图拉罕说,以前因为家里穷,读完高中没有机会上大学,现在有了这么好的就业环境,她想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看一看,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更多精彩。

  2020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为策勒县贫困户开发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正好帮助阿依图拉罕圆了梦想。

  如今,阿依图拉罕已开始了在乌鲁木齐的新生活。“村里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帮助我们解决家庭困难,让我们安心工作。在这里我看到了都市的繁华,还有不一样的令人羡慕的生活。”阿依图拉罕说。

  为了帮助外出就业有困难的贫困户增加收入,村里还专门设立了一批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也在持续发挥作用,帮助10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守着一亩地几只羊的生活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村民们主动摆脱贫困、寻求更快发展的意识更强了,全村贫困发生率从两年前的29%降至2019年底的3%以下。”闫建平说,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村民幸福生活的起点。带领村民踏上这个起点,全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底气和实力。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