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

2020年05月18日 09:53   来源:新疆日报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藏于新疆博物馆

  汉代蜀地织锦护臂,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凤凰、鸾鸟、麒麟、白虎等瑞兽和祥云瑞草等祥瑞符号,循环花纹之间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考古人员经过多年研究认定,织物上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是一句吉祥语,是我国古人通过对五大行星的星占学考察,逐渐总结、归纳出来的占辞术语,这件宝贝饱含了前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伏羲女娲图绢画藏于新疆博物馆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绢质,以白、红、黄、黑四色描绘,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构图奇特,寓意深刻,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这种图像在吐鲁番地区古墓中多有发现,在交河故城附近的墓地也有少量发现,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用木钉钉在墓顶上,少数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二人上方有以象征太阳的一周画圆圈的圆轮,尾下是象征月亮的一周画圆圈的半月,四周画象征星辰以线连接的圆圈。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女娲执规象征天,伏羲执矩象征地。

  卜天寿《论语·郑玄注》抄本藏于吐鲁番博物馆

  这件文书1969年出土于阿斯塔那古墓363号墓,长538厘米,宽27厘米,为“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厚风里义年”仅12岁的学生卜天寿书写,内容为《论语》中《八佾》《里仁》《公冶长》三篇,以及《为政》部分。卷末还写有《三台词》《千字文》和其他诗句等。文物考古专家介绍,从文献学角度看,《论语·郑玄注》在唐以后就失传了,虽然自20世纪以来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了不少残本,但卜天寿的抄本是其中保存较好的卷子,为古代民间书法艺术儒家经典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百衲衣藏于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这是一件1950年配发的军大衣,有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补丁296块,是全国唯一一家以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历史为陈列内容的博物馆里展出的具有兵团印记的文物,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藏于哈密博物馆

  哈密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共有25章,586页,是国内外唯一完整的写本。写于公元8至9世纪,在我国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龟二体五铢钱藏于阿克苏文博院(博物馆)

  汉龟二体五铢钱,南北朝,一体钱,1枚,铜质,采集,库车铸造。汉文、龟兹文均在正面,钱重1.6克,直径20毫米,穿径9毫米,厚1毫米。

  铜鍑藏于喀什博物馆

  1994年,疏附县乌帕尔乡霍加阔那尔遗址采集,时代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249年)。铜鍑高57厘米,口径44.5厘米,足径16厘米,足高16厘米,器形圆口平折沿,弧形腹部,喇叭身,高圈足,环形双立耳。腹部有一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洞,目前,此种器物在喀什地区出土仅此一件,属国家一级文物。

  (记者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整理)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