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 两会连线 云访谈】让“家门口的工厂”持续助农增收

2020年05月22日 10:58   来源:新疆日报

  今日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崔久秀(中) 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巴什库木巴格村第一书记/努尔买买提·艾山江(左上) 阿克陶县扶贫办主任/王清勇(右上) 连线:记者/王兴瑞(左下)李红燕(右下)

  伴随着全区脱贫攻坚力度持续加大,众多扶贫车间和村办工厂把就业岗位送到贫困群众家门口,使他们有事做、有钱挣。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如何发挥长远作用,带动农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是众多扶贫车间面临的新课题。

  小车间发挥大作用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截至2019年底,南疆四地州贫困县已累计建成扶贫车间2051个,带动就业近6.3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2.8万人。扶贫车间体现了怎样的带贫作用?

  崔久秀:遍布各地的扶贫车间,为大量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贫困群众,特别是贫困妇女提供了切合实际的就业渠道。扶贫车间除了直接带动就业,还改变和塑造农村贫困群众,他们在从农民向工人的转变中,不仅有了一技之长,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积极变化,脱贫志气和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更深的层面,扶贫车间正在逐步奠定广大乡村的产业基础。扶贫车间培育和发展起各式各样的产业,在贫困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无疑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努尔买买提·艾山江:在我们村,一个扶贫车间和六个村办小企业一共吸纳了187名村民就业。“家门口的工厂”灵活性强,又切中贫困群众实际需求,在解决贫困村民就业的同时,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王清勇:阿克陶县共有22个扶贫车间,涉及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产品组装等。到去年底共吸纳1128人就业,其中780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车间普遍技术门槛低、群众易接受、增收见效快,带动贫困群众脱贫效果明显。

  精准“嵌入”产业链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在脱贫攻坚措施越来越精准的当下,扶贫车间如何精准对接贫困乡村实际,自然融入当地产业发展,成为更具生命力、更接地气的富民车间?

  努尔买买提·艾山江:我们村在建设扶贫车间时,一开始计划从事核桃加工,但很快发现周边乡镇的核桃加工车间十分普遍,于是另辟蹊径,看准周边乡镇和县市的面粉需求,建起面粉加工车间,吸纳15名村民稳定就业。现在,车间每天加工面粉15吨,销往周边乡镇以及和田市、洛浦县、皮山县等地。扶贫车间要利用好本地特点,结合实际挖掘产业潜力,既要便于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又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才能更好发挥产业带动就业增收的作用。

  王清勇:扶贫车间要与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紧密衔接,精准“嵌入”产业链条中,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有效补充。阿克陶县在建设扶贫车间过程中,充分考虑各乡镇的产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建设地点和项目,让每一个扶贫车间都能最大限度辐射周边,惠及更多群众。

  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贫困户脱贫后,随即会面临巩固脱贫成果的问题,扶贫车间如何实现长效发展、持续稳定带动增收备受人们关注。

  崔久秀:在扶贫车间的运营中,要特别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把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有效带动起来,健全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村群众开拓稳定的增收渠道。还要通过建立稳岗补贴和绩效工资等机制,推动扶贫车间的经营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形成正向的激励导向。

  王清勇:目前,阿克陶县正着手通过稳订单、扩订单,推动扶贫车间巩固和提升效益、与企业良性循环发展,形成更为稳固的带贫益贫能力。除此之外,扶贫车间员工队伍素质的提升也尤为重要,要通过常态化的培训引导和激励措施,促进农民加快向产业工人转变。

  努尔买买提·艾山江:扶贫车间完成助力脱贫攻坚的阶段性任务后,下一步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振兴的要求统筹谋划和推进,提升扶贫车间的发展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在广大乡村扎下根来,真正成为带动农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好平台。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