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该有的模样,郑州科技学院学生王凯的援疆情

2020年06月05日 13:22   来源:人民网

  “作为青年,应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郑州科技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的学生王凯毕业后援疆服务基层,让信念在岁月中成长,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三年援疆路,一生新疆情”,这是在援疆干部中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亦是王凯实践经历的真实写照。2017年7月毕业后,他参加了“新疆招录内地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南疆基层工作”的招录计划,2018年根据组织安排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担任扶贫专干一职,曾获2019年度“优秀扶贫专干”荣誉称号。身为中共党员,他担当奉献,坚守扶贫一线,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通过真情服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励志青春,追梦基层

  大学毕业,王凯原本可以找一份安逸的工作,但他毅然选择了新疆招录计划,王凯认为他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实践平台,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服务社会。怀揣着对新疆的美好向往和奉献社会的赤诚之心,2017年5月,王凯参加了新疆招录计划,经过层层筛选和培训,组织将他分配到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杭桂镇人民政府工作。

  作为一名新任职的基层公务员,他努力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和田地区所属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王凯深刻认识到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好男儿当怀壮国之志!我想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边远的地区的人民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王凯动情地说。

  奉献青春,服务基层

  大学期间王凯主修的是车辆工程,对文案工作并不太了解。为了克服自身不足,除了向同事们讨教学习外,王凯在业余时间不断加强对公文写作知识的学习,认真研读书籍政策,并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坚信任何成绩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既然选择了服务于基层,就应当坚定自己选择的路。

  王凯刚参加工作不久,适逢2018年“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他成为库木巴格村“访惠聚”工作队的一员。担任扶贫专干的王凯,坚持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很多人都劝我,现在来的不是时候,现在的基层太苦太累了。但在我看来,来到新疆工作、到条件最艰苦的基层工作,是一种精神的磨练,更是一种家国情怀。”王凯讲到,“公务员--人民公仆这个名字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是一群热血沸腾,满怀理想的年轻人在用青春为社会描绘爱心的色彩。”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贫困户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工作,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王凯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对全村105户贫困户摸底了解情况。他每天走村串户,全面摸清1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收入、劳动力、致富技能等基本情况并了解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王凯经常给同事说:“我出身农村,血管里流趟着农民般纯朴、厚实的血,能为改变农村的艰苦条件做点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王凯所在村是国务院挂牌督战村,脱贫攻坚工作比较重。年初,根据上级统一安排,他结合村上实际情况,制定了《洛浦县恰尔巴格乡库木巴格村脱贫攻坚作战方案》,同时,通过逐户走访,为全村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为进一步了解每户家庭收入情况,王凯每月和同事对贫困户收入情况进行核实,做到动态监测,对贫困户家中产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查漏补缺。同时,王凯定期将自己所做的扶贫工作进度及时汇报给工作队和村两委,使他们能够准确掌握贫困户增收脱贫情况,做到精准施策。通过近三年的驻村经历,他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更重要的是扶志扶智。针对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观念,他制定了贫困户培训计划,每天晚上召集贫困户培训,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王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惠民政策,将自己老家的发展与当地发展作对比,使贫困户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脱贫信心。

  无悔青春,感悟基层

  三年时光,王凯对这片神话般的热土和人文风情有了亲身体验,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见证了他的蜕变。他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来人”,到现在比较地道的“巴郎子”,他褪去了当初的天真、幼稚,学会接受和直面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得到了自我的成长和喜悦。

  基层工作庞杂而繁多,需要耐心、责任心和恒心,更需要毅力和经常的自我疏导。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越来越近,王凯面临的困难和任务还有很多,他说:“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帮助贫困群众是一种沉甸甸的职责和使命。每一个参与脱贫攻坚的战友都在书写着反贫困历史的新篇章,我为自己是这支队伍的成员而自豪。”(郑州科技学院 焦利源供稿)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