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3日 11:09 来源:天山网
海拉提·托依白克带着女儿阿鲁瓦·海拉提在农耕文化园里看摇床。
一张“70多岁”的小摇床
你家用完我家用
就这样在村民家里传借了30多年
如今
这张小摇床静静地陈列在
新疆乌苏市一家农耕文化园里
旁边的说明中记录着
30多个孩子
曾使用过这张摇床
↓↓↓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大人们为了方便干活,一般都会把孩子放在摇床上,等小孩长大了,再借给邻居、亲戚、朋友家的孩子用。”摇床的主人居来提•托依白克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摇床的故事,将其捐到了乌苏市九间楼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农耕文化园。在园中的民宿馆,红蓝相间的摇床虽然已经磨出了木质条纹,但摇起来没有一丝松动。
……………………………………
一张小摇床在村里传借30多年
……………………………………
据48岁的居来提介绍,这张摇床是他爷爷年轻的时候(70多年前)找人制作的。“以前爷爷奶奶因为放牧,经常转场搬家,摇床携带方便,就一直带着,可能在那时摇床就开始相互传借使用了。
居来提说,爷爷奶奶一直把这张摇床留到了父亲婚后生子,他们一家6个姐弟都在摇床上“长大"。
居来提的父亲1976年开始在九间楼乡工作,乡里各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邻里之间有啥需要的,吭个声就行。
⊙“像摇床这类物件,大家都是相互传着使用,那时候大人们不仅要忙农活喂养牲畜,还要承担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为了减轻照看婴幼儿的工作,摇床起到了重要作用。“居来提说,他记得自己用摇床帮父母看护过弟弟海拉提·托依白克。
弟弟海拉提用摇床不到一年时间,邻居王具珍的儿子周海洋出生,摇床被借走,从那以后,摇床就在九间楼乡詹家村、邢家村传递开了,谁家有出生的孩子,这张摇床就会传到谁家。
“我家儿子、女儿出生时,都用过这张摇床。”詹家村村民张宜秀说,那时候大家用东西都十分珍惜,尤其是借来的。
……………………………………
30多个使用者中有父女两代人
……………………………………
“摇床辗转20多个家庭,
30个多孩子使用过,
其中汉族孩子6人,
哈萨克族孩子15人,
维吾尔族孩子4人,
回族孩子5人。
截至2020年,
他们中年龄最大的59岁,
最小的3岁。”
在这张摇床边的说明上
记录着使用者的信息
木质的摇床造型简易,红漆镶边的摇床床板,框架上雕刻着简单的造型,还涂着红、蓝、黄、黑四种颜色。如今这样的摇床在新疆不少景区的手工艺品展览处能看见。
⊙“农耕文化园收到这张摇床时,以为只是拿来展现那个年代的生活,没想到有这么多人使用过,还能深挖出那么多民族团结的故事,我去村里入户走访时,常听到这张摇床的传借情况,知道的人很多。”九间楼乡副乡长贾荣霞负责农耕文化园老物件接收的登记工作。
贾荣霞说,她了解到,摇床在九间楼乡詹家村、邢家村都被传借使用过,“摇床的使用者不止30多人,由于居来提的长辈已经去世,我们核实和记录只能从居来提这代人开始。”
2017年4月6日,海拉提的女儿阿鲁瓦•海拉提出生,想起儿时用过的摇床,经过多方打听,他在詹家村一户村民家找回了摇床。
“那个摇床还是和小时候我们用的一样,摇起来没有一点松动。”海拉提说,就这样,摇床在两个村里传了30多年,又回到了原点——海拉提家,女儿阿鲁瓦•海拉提成为最后一个使用者。
…………………………………
一张摇床承载着温暖记忆
…………………………………
6月10日,是乌苏市九间楼乡詹家村村民张宜秀67岁的生日,傍晚,她接到居来提打来的电话,“说在加班,这几天一忙完就要来给我补过生日。”张宜秀笑着说。
据张宜秀介绍,他们两家以前是邻居,关系一直很好,1980年她的女儿出生,想借摇床,还没开口,8岁的居来提便抱着摇床喘着粗气进了屋。“记得那时候,村里的大孩子还来帮我照看女儿,这样我就可以腾出手干家务,给他们做些好吃的,居来提有哄弟弟的经验,到我家来,一会儿就能把我女儿哄睡。”
1982年1月,张宜秀的儿子出生,借过来的摇床还没有还回去,又派上用场了。张宜秀说,现在她的儿女都在外地上班,忙的时候,家里大小事都是居来提帮忙。
王具珍的儿子与海拉提相差1岁,因为年龄相仿又先后用过摇床,两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兄弟。每次王具珍给儿子做布鞋,都会给海拉提也做上一双。时间长了,海拉提把这个经常给自己做鞋穿的阿姨叫了干妈。“干妈为我做的布鞋,我一直穿到上初中。”海拉提说。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他们之间,自然又亲密,村民们把更多家里收藏的老物件送到当地的农耕文化园,让这些温暖的故事能够流传下去。“带着女儿去看我们都用过的摇床,脑海里一下浮现出很多童年的回忆。”海拉提说。
⊙“今后,这些承载了历史珍贵记忆的老物件都将陈列在九间楼乡农耕文化园中,展示乌苏市各族农牧民生活发生的变化。”九间楼乡党委书记郝帅说。
(文/图天山网记者郭玲 通讯员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