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飞地经济”飞出一片新天地

2020年06月15日 10:26   来源:新疆日报

  兵团产业园、乌鲁木齐产业园入驻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飞地经济”。图为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俯瞰图(6月10日摄)。 王前喜摄

6月11日,新疆领科物联网产业园兴远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通过互联网巡检客户车辆。 记者 邹懿摄

  新疆日报讯(记者马伊宁报道)“支持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鼓励探索‘飞地经济’等模式。”前不久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让“飞地经济”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早在2017年10月,新疆就依托19省市援疆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机制,在全疆20个园区(开发区)开展“飞地园区”“共建园区”试点。

  3年来,新疆的“飞地经济”在探索中不断前行,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发挥各地优势,合作共建,借势起飞,飞出一片新天地,打造发展新引擎。

  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升级

  这是一套主动安全驾驶行为分析智能终端,驾驶员抽烟、打电话、疲劳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都能被这套智能终端识别。目前,这套由新疆兴远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终端已经售出3万多套。6月3日,记者在新疆兴远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模拟开车时,感受到这套系统带来的便捷。“正是入驻新疆领科物联网产业园,让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在园区专业化、全方位的支持下,现已研发了七八种新产品,前景看好。”新疆兴远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熙说。

  新疆兴远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领科物联网产业园培育的一家成长型企业,专注于北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通过北斗定位、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为乌鲁木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提供服务。

  位于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的新疆领科物联网产业园是新疆首个物联网产业园。由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与上海领科大众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前者负责提供园区实际经营场地,后者负责园区管理运营。目前,该园区已完成入驻高新技术企业近50家,去年营业收入超过4亿元。

  入驻物联网产业园的企业从事的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推动着新疆相关领域的转型升级。

  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IT智能管理和物联网可视化管理企业。入驻园区后,公司围绕新疆相关行业的需求精准推出研发产品,部分产品已在新疆金融系统进行应用。

  “经过3年运营,产业园吸引内地一批物联网科技企业来疆,帮助新疆企业进行信息化升级、物联网化等,带动新疆企业转型升级。”新疆领科物联网创业园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国平说。

  记者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依托产业援疆机制,新疆通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机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实现东西部资源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新模式。现已有5种“飞地园区”共建合作模式:依托援疆省市合作共建模式;以企业投资为主,自主运营模式;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与企业共同运营模式;兵地共建合作模式;跨区域两地开发区合作模式。

  产业转移带动就业增收

  “飞地经济”作为区域发展及合作的一种新思路,顺应了近年来日益增强的资金、技术从发达地区向内陆、边疆“双转移”的趋势,为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开辟了新领域、拓展了新空间。

  位于伽师县工业园区的兴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是借助广东佛山援疆平台,自主规划、自主建设、自主招商、自主培育、自主管理的“园中园”。基地借鉴广东成熟的“工业地产”运作模式,引入“头雁”企业,带领一大批佛山小微企业“南雁北飞”,落户伽师,由“筑巢引凤”转变为“引凤筑巢”,通过“园中有园、以商招商”吸引企业集聚生产,带动产业援建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如今,基地已吸引了近百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带动当地城乡居民增收。

  伊宁县和江苏南通市是对口援助地区。南通市纺织服装家纺产业发达,是全国家纺床上用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坯布织造基地,而伊宁县交通便利,水电气等生产要素具有成本优势。为了承接南通家纺服装和坯布织造产业的转移,伊宁县在伊东工业园规划建设了轻纺产业区,构建家纺服装产业园和织造产业园“一区两园”布局。伊东工业园先后同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市北高新区签订了产业合作协议,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方式,形成了纺纱—织布—家纺全产业链体系,目前,该园区已落地了江苏三润、伊通丝路、文普丝路等9个产业项目,有效拉动了当地就业。

  自治区工信厅园区管理处处长张华表示,今年,自治区将加强与内地省市、中央企业的交流合作,引导东部地区产业有序向新疆梯度转移,探索建立产业跨地区转移示范区,支持援疆省市在疆跨区域建设“飞地园区”。继续加快推进“飞地园区”“共建园区”发展,做好顶层设计,鼓励园区积极探索“飞地经济”“飞地园区”新机制,以共建两地的内在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探索市场化、企业化的园区运营模式。

  “飞地模式”在探索中开新局

  这两天,位于喀什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转化加工区11县飞地园区正在抓紧基础设施建设,城北转化加工区飞地园区正努力打造成为喀什地区11县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综合培养区、南疆“飞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试验区。

  城北转化加工区11县飞地园区占地6557亩,包含山东、广东、上海、深圳四大片区,定位以外贸出口加工产业为主,着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色消费品工业、绿色有机食品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小家电、纺织、服装等产品的出口加工,推动外贸加工型企业聚集,努力成为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和东欧的出口加工基地。

  同时,喀什还着力推动喀什综合保税区与城北转化加工区11县飞地园区自由贸易区建设,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平台与国际空铁、陆铁现代物流联运的融合发展,打造南疆仓储物流、冷链物流、多式联运的集散中心。

  “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快速推进,招商引资项目也势头强劲。各县园区在谈项目17个,计划总投资52.8亿元,其中2020年计划投资16.7亿元。电梯、家具、电子元器件、商用冰柜、LED显示产品制造,以及中央厨房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城北转化加工区管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辉说。

  3月31日,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签订《乌鲁木齐准东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乌鲁木齐产业园入驻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乌昌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4月7日,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又迎来了兵团的一批客人,他们此行是为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兵团产业园入驻工作进行考察。两个新闻的背后,是自治区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形成整体优势的大手笔战略布局。

  今年2月,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兵团产业园区乌鲁木齐产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在打造新疆新的增长极的同时,更好地落实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措施,形成迁入地、迁出地、迁入企业各方受益的利益格局,推动兵地融合、区域融合、共同发展。

  “我们将加强顶层设计,探索‘飞地经济’‘飞地园区’新机制,以‘政府推动、园区支撑、企业运作、项目带动、利益共享’为原则,以内在需求为导向,逐步探索市场化、企业化的园区运营模式。”张华说,各试点园区正结合各自实际,推动“飞地园区”建设与促进园区提质升级、助力脱贫攻坚等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产业带动效应,提升“飞地园区”发展质量和效益。

  点评经纬

  发展“飞地经济”需要创与闯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飞地经济”被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写入了中央文件。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发展差距依然较大。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无疑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有效措施。

  依托援疆机制,新疆早在3年前就开始了发展“飞地经济”的探索。我们看到,这些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为下一步推动“飞地经济”更好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如何将“飞地经济”发展得更好,成为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笔者看来,首要在观念的解放,用开放的思维、共赢的理念去做大做强、赢得市场。“飞地经济”,从字面看就意味着要突破地域的限制,形成不同地域的相互融合,体现着创新开放的精神。如果没有包容、接纳、学习的态度,还是囿于自己原有的老框框、老办法,就很难打破经济发展“画地为牢”的空间局限,蹚出一条新路。在利益分配上,如果相关各方总是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没有大的格局,就很难赢得彼此的信任,从而影响合作的成效。

  其次,对各地发展“飞地经济”的具体实践和做法,要持有宽容的态度。中央文件明确指出,要“鼓励探索‘飞地经济’等模式”。既然是探索,就意味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可以套用;在探索中不是所有模式都能成功,也存在失败的可能。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存在失败的可能而不去探索,固步自封。要想方设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鼓励干部有一股“闯”的劲头,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切不可一有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干实事的干部,让不恰当的问责捆住了基层干事创业的手脚。

  新的机遇已经来临,只要各地各部门解放思想、勠力同心、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够做好“飞地经济”这篇大文章,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