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看亮点】喀什地区“赏花经济”红红火火

2020年06月30日 10:59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韩沁言报道进入夏季,万寿菊、金银花、玫瑰花等各种花卉在喀什大地竞相绽放。这是喀什人精心筹划、深耕细作,以“赏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成果。

  喀什地区各县市将生态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不仅让土地长出“金元宝”、好生态变成“摇钱树”,还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造品牌挖潜力

  穿行“金色花海”般的莎车县,随处可见采摘万寿菊花农的忙碌身影,田间地头堆放着采摘好的鲜花,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连片的万寿菊争奇斗艳,人们观花之美、嗅花之香,徜徉花丛,拍照留影。每逢节假日,许多游客会慕名前往当地赏花,领略乡村美景。

  万寿菊、金银花、玫瑰花既为当地农户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也成为喀什大地亮丽的风景线。当传统种植业邂逅乡村旅游,鲜花就成了资源,一种全新的业态便开始孕育。

  当一片片花海成了旅游景点,不仅吸引人们的眼球,还带来“赏花经济”。发展“赏花经济”,打造赏花旅游特色品牌,前景广阔。

  在喀什地区,从3月开始,英吉沙杏花节、莎车巴旦木花节、麦盖提桃花节等寻花之旅一个接着一个。世代生活在乡间的村民以前没有想到,土生土长的杏花、巴旦木花、桃花还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来赏花的游客多,我们的生意就特别好。”经营农家乐的莎车县米夏镇夏马勒巴格村村民努尔买买提·吐热普说,“旺季时,一个月可以接待五六百位客人,纯收入超过2万元。”

  如今,米夏镇樱桃观光园的农家乐已经增加到了10家,带动100多名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

  “卖树、卖果”升华为“卖风景”,传统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衍生了新的内涵。

  随着“赏花经济”风生水起,去年,喀什地区接待游客1517.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4%;旅游收入152.13亿元,比上年增长68.7%。

  鲜花飘香产业旺

  “万寿菊花开得正旺,我们要抓紧时间采摘。”6月10日,莎车县英吾斯塘乡英吾斯塘村村民乌热古丽·吾斯曼,一边采摘万寿菊一边笑得合不拢嘴,“万寿菊从5月底一直开到10月中下旬,隔10天就能摘一次花。”

  “采一遍花要浇一次水,施一次肥,每亩产量超过3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莎车有限公司技术员刘俊峰叮嘱村民。

  “我们村春天移栽了500亩万寿菊,看着一朵朵金黄的菊花被买走,村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英吾斯塘村党支部书记古丽巴哈尔·买买提说,“万寿菊鲜花亩产3至3.5吨,产值平均可达3000元。”

  如今,在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下,万寿菊产业已辐射到叶城、泽普、麦盖提、英吉沙、疏附及和田地区部分县。

  在素有“中国沙漠风光旅游之乡”之称的岳普湖县,金银花不仅为乡村增添了美景,也为村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忙着采摘今年第一茬金银花的也克先拜巴扎镇吐格曼艾日克村村民马木提·卡得尔激动地说:“我家种了18亩金银花,采摘季一天的收入1000多元,效益确实不错。”

  金银花一年能采收4次,放眼望去,花株上开满了手指长短的研棒状花蕾。

  “今年公司以每公斤28元的价格收购鲜金银花,最多时一天收购近3吨。”新疆九间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洪兵说。

  如今,万寿菊、金银花、玫瑰花不仅成为喀什地区部分县市的重要产业之一,还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的“摇钱树”。去年,喀什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385元,比上年增长9.6%。

  产销对接增收入

  “种花收入高,大伙的积极性可高了。”莎车县伊什库力乡阔依其村村民买买提·阿不都热合曼说,从2016年起,在家中的巴旦木林地轮流套种万寿菊,每年仅这一项就能赚2万多元。

  “刚开始种花压力很大,既没技术又没经验,钱投进去了,要是亏了可咋还?”买买提说。买买提的担心,“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清二楚。为了解除花农的后顾之忧,他们从技术、销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

  为了提升贫困户的“造血”能力,不论莎车、叶城县的万寿菊产业,还是岳普湖、麦盖提县的金银花产业,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各县市对贫困户不仅免费提供化肥、农药等农资,还请技术员上门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讲解种植技术要点,同时指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在各乡镇设收购点。

  “花农种了花,不仅吸引游客来赏花,还要卖得了、卖得好,才能提振大家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岳普湖县委书记曲连东说。

  喀什地区打出“组合拳”,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使花卉产业迅速发展,莎车县及周边县市已种植万寿菊15万亩。于田县也种有万寿菊5万亩。20万亩花海盛开南疆,绽放出绚丽的“脱贫花”。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