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套餐”助力乡村脱贫攻坚

2020年07月03日 11: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近两年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强对乡村人才的资金支持和技能培训力度,保障更多人才在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干事创业的做法和经验。据悉,山东省注重提升乡土人才培育水平,通过运用田间课堂、农民夜校、网上教学等形式,分类分层次培训高素质农民3.5万人。在培养乡村青年人才方面,山东引导技工院校规划建设涉农学科专业,采取弹性学制、“半农半读”等形式,开展乡村人才专业教育和专项技能培训,每年约有10万名农村学子通过技工教育获得专业技能。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更是脱贫攻坚决胜的关键资源。山东省敢为人先的人才政策“套餐”厚植人才沃土,以人为本,以“特”制胜,成功地演绎了依托人才政策助力脱贫攻坚的独特典范。精准、高效是乡村专业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因而分层分类培养是大势所趋和智慧选择。充分运用田间课堂、农民夜校、网上教学等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经理人的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轮训、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升,有利于紧扣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适度下移人才培育重心,全力打造“接地气”“带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而扶持技工院校加强涉农学科专业的规划建设,改革育人模式,则更有利于提升乡土人才的培育水平和培养规模。

  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既需自我“造血”,也需精准“输血”。允许乡镇事业单位适当降低招聘门槛,提升福利待遇;扩大相对欠发达地区本地考生的招聘比例;建立人才特聘、岗位特设等基层引才制度;直接聘用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急需紧缺人才到中级或者副高级岗位;试点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组建基层管理后备人才库等一系列基层招聘制度的创新,都是精准引才的独特妙招。

  相比城市的优厚环境和条件,如何“留人”是全国乡村面临的普遍难题。山东省独特的“1+3+N”乡村人才政策体系,既聚焦乡村人才的培育、引进、评价、激励、保障和服务,出台了20条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又探索建立了包括“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职称制度”“基层人才职称‘直评直聘’绿色通道制度”等在内的三项基层职称制度,发挥职称“指挥棒”作用,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还设立了面向乡村人才倾斜的人才政策措施,为乡村人才提供创业项目、创新环境和发展平台,努力让人才切身体会到受尊重、想做事、有事做、能做事。

  脱贫攻坚离不开人才,而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办学理念,自然培养不出乡村急需的专业人才;而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显然很难吸引人才乐于扎根基层;如果没有通畅的人才成长路径设计,没有良好的创业平台架构和资源环境营造,则更必然无法将人才长久地留在乡村,成为脱贫攻坚的“长住户”,而不是临时憩息的“金凤凰”。山东省解放思想、审时度势、面对现实,不拘一格地出台人才政策“组合拳”,让乡村专业人才能够育得出、引得进、留得住,有尊严、有平台、有事干,进而心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巧妙地破解了长期困扰基层农村的脱贫攻坚难题,值得广泛借鉴。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