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易地搬迁见闻⑩】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有家有业有幸福

2020年07月11日 11:44   来源:新疆日报

7月7日,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在宽敞明亮的新居接待朋友。

  新疆日报讯(记者韩沁言 约提克尔·尼加提 通讯员祖丽菲努尔 张圳姗摄影报道)7月7日,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万亩拱棚基地,和谐村村民玉努斯·玉素甫正忙着采摘豇豆。

  “第一次种豇豆,没想到收成这么好。”玉努斯笑着说。

  在和谐村,一座座小院别致漂亮,村庄道路两旁柳树随风摇摆;扶贫车间、现代农业园、养殖小区里到处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

  这几年,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委会党工委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养殖业,引进扶贫车间等,使有劳动能力的39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就业。

  现代农业鼓起钱袋子

  在连片的设施农业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西瓜,地头的水泥路边停满了等待运瓜的三轮车。

  “吃西瓜,今年的瓜可甜了。”操着浓厚四川口音的瓜农陈佰清邀请客人品瓜。

  “这里的西瓜敲起来声音清脆,外皮纹路也好看。”望着连片的瓜田,装完一车西瓜的村民阿依古再力·斯热甫里笑着说,“我们把拱棚流转给陈佰清大哥,再到这里来打工,一下有了两份收入。”

  搬到和谐村后,阿依古再力一家5口人与其他搬迁农户一样,人均分得2亩地,户均一座占地0.5亩的拱棚。

  “搬出了大山,才过上今天的好日子。”从地处大山深处的霍什拉甫乡托勒坎村搬迁到和谐村的村民阿合其克孜·达来克接过阿依古再力的话茬说,“我和丈夫都在这儿上班,两人合起来每月有3000多元工资。跟着陈佰清大哥,有钱挣不说,还能学到技术,将来我们自己也要种拱棚西瓜。”

  “搬迁群众户均一座大拱棚,每座拱棚年收益均在2500元以上。”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习梁平说。

7月7日,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谐村村民玉努斯·玉素甫在收获自家拱棚里的蔬菜。

  扶贫车间“织”出好生活

  “从没想过,在大山里生活了半辈子,还能走进车间过上拿工资的日子。”搬迁村民古再丽努尔·库尔班感慨万千。

  2018年4月,参观了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古再丽努尔毅然决定加入易地扶贫搬迁队伍。

  古再丽努尔一家搬进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永平村后,经过培训,她很快在安置点扶贫车间找了份缝纫工的工作,每月能挣2000多元。和她在扶贫车间工作的还有四五百名搬迁村民。

  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昔日围着锅台转的古再丽努尔笑着说:“自己是有福之人,搬迁后,全家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我和丈夫有了稳定的工作,孩子接受优质的义务教育,还能随时用上自来水。”

  如今,古再丽努尔已是扶贫车间小组长。她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便主动退出了低保。她说:“我有了工作,应该把低保给比我更需要的人。”

  “就近就业是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发展产业是解决就业的基础。”习梁平说,为此管委会想方设法引进企业,创造就业岗位,解决部分无法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畜禽养殖赢得新“钱”景

  “这峰骆驼比较调皮,不小心碰伤了自己,我们正在给它上药呢。”在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养殖小区的骆驼养殖点,搬迁村民艾尔肯·艾海提正和3名同伴忙着给腿受伤的骆驼上药。

  在铁栅栏围起来的饲养区,工人们正在为骆驼准备晚上的饲料。

  “这批骆驼刚进饲养区,目前还处于隔离期,我们要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好它们。”从霍什拉甫乡巴扎村搬迁来的艾尔肯边清扫骆驼圈舍边笑着说,“我们大伙要靠它脱贫,一点都不敢怠慢。”

  “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有2500元工资。”说起现在的新生活,24岁的艾尔肯一脸幸福,“我要努力工作,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掰着指头一项项算收入的艾尔肯,脸上是满满的获得感,自己在骆驼养殖点工作,一年下来少说也有3万元收入;妻子在村里扶贫车间上班,年收入逾万元;家里的6亩耕地和一座拱棚流转给了合作社,一家3口人年收入轻松超过4万元。

  “收入多了,花销还少了。就近就业,省去了外出打工的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看病有医保,孩子上学有义务教育。”艾尔肯说,“好日子都让我们赶上了。”

  如今,在骆驼养殖点,安置了20名像艾尔肯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就业。

  “现在我们有300峰骆驼,年底将达到800多峰,还能安置50多人就业。”骆驼养殖点负责人杨宏元说。

  在莎车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养殖小区,规划有序地排列着以养殖繁育羊为主的良繁中心、西门塔尔牛良种繁育基地、肉鸡养殖基地等。

  “养殖小区已养殖良种羊2.4万多只、西门塔尔牛2000头,保证搬迁群众人均一只生产母羊,户均一头母牛。”习梁平说,肉鸡养殖基地年养鸡规模20万只以上,带动了很多村民从事禽类养殖。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