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8日 09:37 来源:新疆日报
7月18日,员工正在制作铜工艺产品。洛浦县恰尔巴格乡加依托格拉克村传家宝工艺品专业合作社采取了“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传统方法加工制作的铜壶、铜杯、铜碗等各类手工艺品走向全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买买提艾力 · 艾尼瓦尔 摄
新疆日报讯(记者高方报道)如今,打开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输入“新疆非遗”,便有数百种产品扑面而来,从首饰、乐器、工艺品,到服饰、文具、美食……让人目不暇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区4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商品在线销售,这些非遗产品随即成为炙手可热的时尚新宠。
近年来,我区各地以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切入点,推进传统工艺传承保护与贫困村脱贫增收有机结合,探索出“非遗+扶贫”的文化精准扶贫新模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从业者,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增收。
乐器工坊,弹出幸福生活
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素有“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美誉。“十步之内,必有工匠”是这个美丽小村庄的写照——全村近半数村民都擅长乐器制作,其中包括1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艾依提 · 依明家族四代做琴,是远近闻名的“乐器王”,他先后将手艺教给了70多个徒弟。在党和政府大力扶持下,加依村不断壮大推广乐器制作规模和文化品牌,打造出集乐器制作、乐舞展示、摄影影视于一体,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的天籁加依景区和龟兹文化乐器展示中心。村民们制作的独它尔、弹拨尔等乐器远销全国,年均销售3000多件。
随着游客的蜂拥而至,充满诗情画意的加依村琴声更响亮了。现在,加依村有90户乐器制作专业户,大家农闲时在家里制作乐器,每户靠制作乐器平均年收入5万多元。
在墨玉县喀尔赛镇巴格其村,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买合木提 · 夏克开办了非遗扶贫乐器工坊,主要从事新疆特色民族乐器研发制作及销售,政府组织21位村民参加技术培训,由他亲自教授制琴技术。
托合提居麦 · 图尔荪巴柯曾是贫困户,2018年进入扶贫工坊制作乐器,如今每月工资3500元。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扶贫工坊的乐器卖到了全国各地,仅2019年,工坊靠制作乐器实现销售收入170多万元。
而对非遗传承人而言,“非遗+扶贫”不是解决输血功能的一时之举,它增加了传承人的荣誉感、成就感,增强了文化自信,从而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
穿针走线,织出锦绣人生
“非遗+扶贫”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贫困地区发展致富走出的新路子,为带动村民增收、助力精准扶贫贡献了文化力量。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新绣苑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萍,用5年时间让农村绣品走入高端私人定制市场。合作社多次送绣娘们去杭州、上海等地学习技术,让传统跟上时尚潮流以争取到高端客户。去年,来自国内城市的私人定制刺绣服饰,给合作社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入。5年来,合作社培训本地妇女2000多人,辐射带动周边县乡村2000多人靠刺绣就业、创业。
“从没想过以前只在家里用用的手艺能走这么远!”古力夏提 · 托乎达尔火加原是普通的农村妇女,通过学习实践,如今已是合作社骨干刺绣设计师,主做高端绣品。
今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陈萍组织绣娘们学习如何直播带货,参与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非遗购物节”,通过直播,绣娘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传播文化,真正融入市场。
留住手艺,传承出新生机
在政府支持、各方合作之下,“非遗+扶贫”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土壤,一些非遗产品在濒临困境之时重新焕发生机。
根登加甫是和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驻巴音布鲁克镇巴西力克村第一书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同时也是一位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骨雕传承人。2018年初,他来到巴西力克村,敏锐地捕捉到了村子位于景区的优势,便将自己钻研了20多年的骨雕、石雕技艺无偿教授给村里的牧民,让普通的牛羊角、鹅卵石变废为宝,成为旅游工艺品。
巴音布鲁克镇上的106名学员跟着根登加甫学习手工艺制作,并在当地开办了骨雕石雕工坊。不少村民进入工厂工作或自主创业,他们的产品获得了线上和线下买家的青睐,带动了当地牧民致富。
今年27岁的阿卜杜克热木 · 阿卜杜热合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为了让土陶作品“活”起来,喀什地委组织部驻英吉沙县芒辛镇恰克日库依村“访惠聚”工作队推荐阿卜杜克热木到新疆艺术学院参加土陶制作创意培训。
通过学习,他制作的土陶花色、造型、纹路更加受游客们喜欢了——原来一件土陶能卖200元左右,现在经过款式改良,能卖到500元左右。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愿意学习土陶的年轻人日渐增多。最近,村里还专门从景德镇市定制了一个两米高的电窑炉。相比传统的土窑炉来说,电窑炉的操作更方便,温度恒定,不但省力,而且烧制出的土陶质量也比原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