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8日 17:34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王晶晶报道)8月17日12时30分,自治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5号楼5病区的护士们准备开始发放午餐,“大哥出院了,今天开始我来帮忙发饭。”一位患者推起餐车,和护士们一起去病房发午餐。
患者所说的大哥,今年49岁,是5号楼5病区里医患公认的“热心肠”,从进病区第3天开始,他就成了护士们的好帮手。“他先记下我们发放三餐的时间,专门在走廊里等着,等着推餐车,每天都是给所有人送完餐后,他才吃饭。”病区护士长王婷婷说。
王婷婷(左二)和病区的同事们。
病区里最累的活是对楼道进行清洁和消杀,护士们穿着防护服干活非常费力,“每次我们清洗拖把时,那位热心大哥就会来帮忙,他话不多,但做的事却很暖心。”王婷婷说。
接连送走了十几个痊愈的患者,王婷婷和她的姐妹们打心眼里高兴,但相处久了,还有点儿牵挂他们。“我们病区有一对母女,女儿特别乖巧,一双大眼睛特别漂亮,妈妈性格开朗,带着女儿活跃病区的氛围,是大家的开心果。”她说。
病区内的护士们。
每天早晨9点和下午5点,是大家的活动时间,这对母女会最先走出病房,用手机连好走廊里的蓝牙音箱,开始放音乐,每天放的舞曲都不一样,除了新疆舞之外,她们还会扭秧歌,母女俩一开始跳,患者都会从病房里走出来,大家彼此间隔1米也跟着跳起来。母女俩不光跳得好,表情和眼神还特别有感染力,大家都喜欢她们,“病区有患者心情不好时,这个妈妈就主动过去安慰,还给他们唱歌,讲笑话,总之她到哪里笑声就在哪里。”王婷婷说,“那天她们俩出院时,我们特别高兴,也特别感慨。”
张韬。
“我们病区收治的是普通型患者,除了日常的护理外,我们做得最多的是陪着他们,和患者分开时才发现,他们也在用坚强和乐观支持着我们,这种源自双方的力量,特别温暖。”5号楼5病区科室主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主任张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