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县:生态修复让乌伦古湖生机盎然

2020年08月19日 17:06   来源:福海零距离

  天山网讯(通讯员庄晓颇 张宜海摄影报道)初秋时节,行走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乌伦古湖湖畔,天高云淡,碧波荡漾,芦苇荡郁郁葱葱,九曲回肠,环湖公路两旁的湿地,水鸟在尽情地嬉笑游弋,引来游客驻足拍照,处处洋溢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阿依木拉提·达吾列提别克是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一名巡护员,这段时间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去湖边巡护。

  他说:“从2015年湿地公园管理局成立以来,我就在这里工作,这段时间,我在环湖公路的湿地拍到白头硬尾鸭和它的幼鸟,这也是我第一次拍到,太高兴了。”

   “2007年起,新疆观鸟协会持续关注世界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在全疆的分布,包括繁殖、迁徙和越冬种群,今年春天就在乌伦古湖观测到160多只,是目前我们发现最多的种群。连续几年在乌伦古湖观测到白头硬尾鸭及其幼鸟,说明它们已经在这里安家落户,这进一步证实了乌伦古湖分布有白头硬尾鸭在国内最大的繁殖种群。”8月18日,新疆观鸟协会理事长苟军说。

  据了解,白头硬尾鸭极为珍稀,是“唐老鸭”的原型,全球数量约7000只至13100只。1996年被列入世界级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属全球性濒危动物。

  白头硬尾鸭为啥选择在乌伦古湖“安家落户”?苟军说:“其实环境好不好,生态好不好,我们说了不算,鸟儿说了算。”

  如何保护这一方水土?福海县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于2010年积极申报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并于2017年12月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由布伦托海和吉力湖两部分组成,面积达12万余公顷,是我国西北干旱平原地区现存的少数几处天然湿地之一,处于全球候鸟中亚及东非–西亚等迁徙路线上,是全球生物链的重要节点和迁徙候鸟飞跃天山和阿尔泰山的“能量补充站”。

  福海县按照“防治并举、保护优先”的总思路,坚持把湖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实施。先后实施了乌伦古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8904万元,有效整治湖区环境,降低对湖泊水质的影响,开展乌伦古湖周边植被封育保护、湿地芦苇生长和水鸟栖息地恢复等生态修复工作,增强对乌伦古湖保护的基础条件,投入项目资金3.48亿元,实施了乌伦古河和乌伦古湖生态补水工程,改善了乌伦古湖水生态,提升了乌伦古湖水质,使乌伦古湖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发展。

  同时,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进一步壮大湿地巡护队伍,在湿地周围建立了7个管护站,以乌伦古湖骆驼脖子、天鹅湖、吉力湖等鸟类栖息地、繁殖地作为重点巡护点,完善巡护监管机制,使辖区巡护工作走上制度化、常态化。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自治区湿地保护宣传日等活动向各族群众讲解湿地保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湿地保护志愿者队伍对湖区垃圾进行清理,并且建立了湿地公园宣教基地,向社会展示湿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培养青少年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意识。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