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担当!不怕苦的他们走到居民心里去了

2020年08月25日 09:07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刘萌萌 汪舟 加那提 · 托力肯摄影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乌鲁木齐市调配市级机关干部3550人到社区一线,与4.9万余名基层干部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他们认真做好人员、车辆出入登记;每日3次测量体温,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做好隔离、转运;按时清理社区垃圾,及时开展公共区域消杀,最大限度防止疫情传播,为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他一个月瘦了5公斤

骆得东正在进行消杀工作。

  8月24日早9时,吃过早饭,天山区赛马场片区榆园路社区消杀组组长骆得东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手套,调整好护目镜、口罩、鞋套。这套动作做完,他已微微出汗。9点30分,他和搭档黎小龙准时开始一天的消杀工作。

  他们的任务是对榆园北路社区的156个下水井和院落公共区域进行消杀,这样的常态化消杀作业他们已执行近1个月。

  他们将三轮车开到一处下水井前,骆得东从车上提下一桶10公斤的84消毒液原液,他们先用1:100比例的84消毒液喷洒井盖周围,然后再打开井盖倒入原液。盖上井盖10分钟左右,黎小龙再将配好的消毒液进行管道的二次浇灌,整个作业过程黎小龙要做详细的记录。

  “下水道很容易成为病菌传播的载体,所以必须要进行重点消杀,重点井口消杀一般要花30分钟左右,非重点井口一般是10分钟左右。”骆得东说,辖区一共有156处下水井,每天要进行3次消杀。

  39岁的骆得东是乌鲁木齐市教育局的干部,7月26日到榆园北路社区工作,社区有18栋楼63个单元1000余户居民。

  “来到社区后,我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混编组成了消杀组,共5人,主要负责每天对居民楼内、院落内、下水道等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杀工作。楼内消杀时,我们每人背着一个消毒桶,桶有20公斤重,小区的居民楼都没电梯,从1楼到6楼,消杀一趟下来大概要20分钟,衣服也已湿透。”骆得东说,一个月下来,瘦了5公斤。

  “因为工作量大,我们人手紧缺,后来,社区号召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有了志愿者的加入,我们效率高了很多。”骆得东说。

  完成了下水井的消杀后,骆得东又背起了消毒桶,走向垃圾箱、健身器材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右手拿喷嘴,左手按压气阀,消毒液从细长的橡胶管中喷洒而出,弯腰、仰头、抬臂……1个小时后,骆得东脱下手套,双手已捂得发白,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滴了下来。

  “消杀是个耗体力的活,每个死角都不能放过,干得越仔细,心里反而越踏实。”骆得东说。

  他成了居民的贴心人

齐书玄给居民送菜。

  “小齐,刚才忘了说,再帮我带点豆角,中午做蒸面。”8月24日中午12点,明园有色社区23号楼,83岁的吴世南从二楼窗户探出头喊道。

  “好的,阿姨,没问题。”齐书玄一边冲楼上挥挥手,一边脚步匆匆地往200米外的菜店走去。

  齐书玄是乌鲁木齐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的干部,7月26日到沙依巴克区友好南路片区明园有色社区。

  “社区有30多户独居老人、患病居民和孕妇等特殊群体,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弱,我们建立了关心关爱小组,在做好宣传、排查、登记、检测工作的同时,积极为这些特殊群体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就医等特殊需要。”齐书玄说。

  “吴世南阿姨和老伴年纪都大了,不会用微信,我每天都会打电话问他们需要买什么菜和生活用品。有时,老人在窗户前看到我从楼下路过时,也会跟我打招呼。”齐书玄说。

  “小齐每天都给我们打电话,帮我们买菜和生活用品,还帮我们解决突发困难。”吴世南说,她和老伴有慢性病,药吃完后,齐书玄就带着老人们的医保卡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配药,不巧的是药刚好缺货,他几经打听后又赶到中山路的一家药店,帮老人买到了药。

  “肚子里的宝宝很健康,我很安心。”8月22日,怀有7个多月身孕的居民黄女士得知产检结果一切正常后,心里终于踏实了。

  “因为要居家隔离,眼看到了产检日,孩子的月份也大了,我特急,就给齐同志打了个电话,没想到第2天社区就安排了车辆送我到医院产检,回来后还叮嘱我在家要多注意休息,时刻留意身体状况,有事随时找他,特别贴心。”黄女士说。

  他24小时值守在居民楼前

梁翔(中)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工作。

  8月24日中午2点30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榆树沟街道学府社区7号楼的门前,46岁的梁翔端起1个小时前送来的午饭,吃了起来。

  梁翔是水磨沟区园林管理局的干部,7月28日到该社区工作,同30多名社区工作人员奋战在疫情一线。

  “小区每栋楼都有20多层,我负责的是7号楼3单元33名居民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主要是每天帮居民配送蔬果、生活用品、药品等,除此之外,我还要每天上门3次给居民测体温。”梁翔说。

  刚刚吃过午饭,正是最热的时候,梁翔接到通知,居民购买的羊肉到了,他立刻就去给居民配送羊肉。

  扛着几十公斤的羊肉,梁翔刚走几步就已浑身出汗。“每家1公斤羊肉,都是社区几天前联系好的,我赶紧给居民们送去。”梁翔说。

  “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女同志居多,还有很多90后,每次运送来的物资,梁哥都抢着搬。”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榆树沟街道学府社区书记何荣说:“一起奋战的日子里,他不怕吃苦,迎难而上的精神感染了很多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是我们大伙的榜样。”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