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旅游兴疆”两年间(二)】产业围绕旅游转

2020年08月26日 09:30   来源:新疆日报

“空中麦田”是江布拉克的景点之一。(8月19日无人机拍摄)。 闫有才 摄

  新疆日报讯(记者任江报道)“兴一业旺百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新疆最有潜力和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兴疆”战略实施两年来,新疆各地以旅破题,以旅为“干”,谋划和布局各类产业,并快“转”促“调”,让产业围绕旅游转,通过跨产业融合、跨行业整合,拉长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催生出大批融合新业态,以旅游为龙头、带动产业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旅游+农业”为一产提质增效、升级换代提供了市场新路径。

  7月初,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哈尔恩根村村民赵世彪的采摘园内,游人络绎不绝,“一开园就来了很多人采摘,最多时一天接待了800多名游客。”赵世彪是博湖县奔跑百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博湖县提出以农促旅、以旅促农、农旅融合,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合作社因势而动,把40多亩菜地改造成采摘园,今年又把面积扩大到100多亩,绿色有机果蔬品种增加到125种,吸引了大量游人。

  与博湖一样,不少地方以当地优势资源为抓手,加快特色产业形成机制,越来越多的村庄有序参与到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大格局中,出现了一批集生产、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基地。新疆已有56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居全国前列;70个村被评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今年还有160个村申报创建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持续高涨。

  “工业+旅游”迈向大众化,成为新疆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

  2018年底,乌鲁木齐市引进多家知名食品加工企业,打造集馕文化展示、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馕文化产业园。目前,这里已成为乌市重要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工业旅游景点,最多时每天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全疆各地同步打造了一批馕产业园,与商业街、旅游商品集散地相融相生,成为串起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珍珠项链”和旅游打卡点。

  在阿尔泰山南麓的可可托海,废弃矿坑经过生态修复,摇身一变成为风靡网络的工业旅游景点;在新疆笑厨食品有限公司,参观完各条生产线,游客还可以在仿古店铺拍照留念,细品食醋味和酱油味的冰激凌等,充分感受舌尖上的欢愉……近年来,新疆依托丰富的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农产品高新技术加工、葡萄酒等产业资源,积极引导并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工业旅游,努力打造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发挥工业旅游的科普教育价值,并创新推出群众可以享受的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为旅游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以“旅游+”为重要手段的全域旅游,直接推动了三产融合发展。

  今年初,乌鲁木齐县与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大庙村田园旅游综合体项目。项目依托乌鲁木齐南山旅游资源,以“乡村振兴,三产融合”为目标,将大庙村打造成为集生态、康养、旅游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基地。近年来,乌鲁木齐县紧紧围绕打造大南山国际旅游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加大旅游建设投入,开展旅游市场整治,改善旅游服务环境,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格局。2019年,该县接待游客突破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7亿元。

  “旅游+体育”“旅游+交通”“旅游+气象”“旅游+康养”“旅游+教育”等模式涌现,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推动旅游业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旅游目的地服务转变,实现“处处宜旅游、行行有旅游、时时可旅游”。据了解,2019年,新疆以旅游业、电子商务、商贸物流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3.3%,其中旅游业实现收入3452.65亿元。

  观光休闲农业、乡村休闲主题乐园、民宿综合体等星罗棋布,工业旅游示范区、文化风情园、夜市等街区产业化场所目不暇接,景区城区农区互通互联、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渐入佳境……“新疆要打造成为旅游经济强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产业必须围绕旅游转,从而使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需求。”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