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风土|一步一石、一石一景“石头村”成吉木乃县一张别样旅游名片

2020年09月10日 11:25   来源:天山网

塔斯特村的文化宣传石。

  天山网讯(记者赵梅报道)几年前,遍地是石头而得名的“石头村”,如今依托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宿,不仅让村民脱贫致富,“石头村”还成为吉木乃县一张别样的旅游名片。

“石头村”塑像。

  民宿突出石头文化

  “石头村”,本名塔斯特村,距离吉木乃县草原石城景区仅有7至8公里,这里曾因生活贫困,遍地是石头,故而得名“石头村”。近年来,吉木乃县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石头村”抓住机遇,依托草原石城景区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宿,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民宿村。

  走进“石头村”,随处可见石头装饰的房屋,石头铺就的小院。石头塑像,石头制作的文化宣传石,形态各异,神韵不一。

塔斯特村远景。

  据塔斯特村第一书记王军介绍,塔斯特村是吉木乃县于2016年规划建设的新村,4年前,在阿勒泰地区提出发展全域旅游时,“石头村”位于阿勒泰地区“千里画廊”西环线上区位优势凸显,于是,村领导开始琢磨能否搭乘“旅游”的顺风车,让“石头村”改吃“旅游饭”。

  草原石城景区位于吉木乃县托斯特乡冬牧场。既是牧场,必是万亩草原。但与众不同的是,景区内有一马平川的平原,也有深远幽长的峡谷。这里有巨大独立的石像,也有连片绵延的群石。一步一石、一石一景,“石”情画意浑然天成,俨然大地上的奇石博物馆,令人惊叹。

民宿重点突出“石头文化”。

  “依托草原石城景区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民宿,民宿重点突出‘石头文化’,把本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融入其中,”王军说,为了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民宿,村里还请人对旅游文化设施进行了规划设计,相继成立了民宿合作社和石头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由石头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统一对特色民宿进行管理和经营,“开民宿的村民,呆在家里就能享受旅游红利”。

  50岁的彭金涛以前是一名电焊工人,1年多前,在村领导的引导下,开始经营民宿。为了突出自家民宿的特点,他用碎石在家门口铺出一条小路,中间还用红褐色石子摆出“石头村”三个字。和彭金涛家的民宿风格不同,牧民阿达力别克·胡那夫亚经营的是一家哈萨克族风情的民宿,走进他家的民宿,墙上、炕上随处可见手工艺品,餐桌上也摆放着包尔萨克、酥油等特色美食。

塔斯特村组织开民宿的村民学习制作手工艺品。

  深挖特色民俗文化

  特色旅游业,需要特色代言产品。塔斯特村组织开民宿的村民学习手工艺品葫芦的制作手艺。邀请吉木乃县葫芦绘画雕刻制作人到村里,手把手教,面对面讲,让村民学得好、学得透。一方面传承了葫芦绘画雕刻制作的手艺,另一方面也让手工艺品成为吉木乃县的特色旅游产品,让村民增收致富。

  据王军介绍,“石头村”在大力发展特色民宿的同时,还推出特色乡村美食、民间传统艺术表演等。"我们鼓励村民开农家乐,推出特色餐饮,比如,新疆特色美食或不同口味的乡村土菜等。“王军说,特色餐饮还能带动当地手工艺品、奶制品、牛羊肉、有机小麦等相关产品的消费。

塔斯特村道路宽广,房屋整洁。

  “石头村”还成立了文艺表演队,邀请民间艺人向游客表演民间传统艺术:阿肯弹唱、狗熊舞和天鹅舞等。其中, 阿肯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对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辨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

  狗熊舞,又叫“阿尤毕”,表演者在欢快的冬不拉乐曲伴奏下,将狗熊的憨态可掬演绎得淋漓尽致。“天鹅舞”则是根据天鹅觅食、嬉戏等情景动作编排的舞蹈,动作多用头、颈、肩、臂、臀、眼的运动姿态来表现,舞蹈动作诙谐灵活,风貌传神。据悉,阿肯弹唱和狗熊舞已分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天洞遗址(资料图)。

  游客体验考古文化

  2018年,“石头村”附近的草原石城景区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的通天洞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通天洞遗址周围也发现有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代遗存,如萨尔阔拉墓群、克孜勒吐育克墓群、森塔斯石人墓、松树沟阔克拉萨墓群、库热萨拉山顶墓群以及克孜勒阔拉岩画等。

  通天洞遗址周边区域以“草原石城”之名开放,游客在草原石城景区旅游,除了观赏景致,还可以在考古发掘现场外围进行参观。

  如今,“石头村”借助通天洞遗址旅游招牌,在新推的篝火晚会中,特意穿插了很多通天洞遗址历史文化方面的推介,“今后,我们计划在石头烧烤园里,向游客推介用石头加工的石刀、石盘等器具。”王军说。

塔斯特村新建的“多咪屋”特色民宿。

  据悉,2020年“石头村”继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扶贫项目打造了16间外形似毡房的“多咪屋”特色民宿,建起15套高档精品民宿。新建的特色民宿及配套设施,也凸显“复古”的特点,相信其别具一格的风格会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打卡。(图片由吉木乃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