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国际机场

“冬病夏治”提升起降保障能力

2020年09月13日 10:52   来源:新疆日报

  记者/马伊宁

  每年冬季,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都会因天气原因造成航班大面积延误或取消,给旅客出行带来不便。不过,这一状况在今年冬季有望得到明显改观。记者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了解到,今年,该机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软硬件建设,起降保障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乌鲁木齐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三面环山,冬季上空的逆温层相对稳定,冷空气的到来会增加空气湿度,容易形成雾气,加之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位于乌鲁木齐市区北部,由于地势较低,每年12月至次年2月,降雪、冻雾、低能见度等复杂天气多发频发,给机场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为解决这一难题,2019年12月,铁路、民航部门在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启动了“空铁联运”模式,利用高铁将因天气原因滞留的民航旅客从乌鲁木齐送至吐鲁番乘飞机出行,或接送备降在吐鲁番机场的旅客回到乌鲁木齐。“空铁联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冬季出行难问题,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本身的起降能力并未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加了旅客的旅途时间。

  今夏以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抓紧有利的施工时间,瞄准提升机场起降保障能力,加紧对相关设施的改造升级,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旅客在冬季乘飞机出行难的问题。

  近期,机场Ⅲ类运行试飞工作顺利完成,预示着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正式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具备Ⅲ类运行能力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规定,仪表着陆系统通常分为Ⅰ、Ⅱ、Ⅲ类运行,Ⅲ类是目前全球民航最高等级。通过实施Ⅲ类运行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最低落地标准跑道视程降至150米,将切实提高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的运行保障能力,在绝大多数大雾天气条件下也能保证飞机的正常起降,显著提高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冬春航班的准点率。

  同时,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现在采用的是人力指挥入位模式,无法满足特殊天气下飞机的安全泊位需求。这一状况也在今夏得到了改变。机场新引进的两套自动飞机泊位引导系统日前已结束安装,它与机场数据集成平台互联,可实时提供入位飞机的方位角、滑行速度、机位信号灯等信息,大大提升了机场的装备水平和硬件能力。泊位引导系统可以在任何天气及能见度下,将飞机安全、迅速地引导至正确的停泊位置。此外,这套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能够引导飞机快速到达除冰坪,待飞机平稳停泊后,地面除冰人员可立即开展除冰作业,省去了人员指挥、地面沟通的环节,减少航班除冰排队等待的时间,这也将大大提升飞机的起降效率。

  今年冬天,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计划启用Ⅲ类盲降系统,这是民航最高级别盲降,将大大提高冬季航班低能见度情况下的起降能力,预计届时航班延误的情况会大幅减少。盲降是指飞行员在肉眼无法看清机场跑道的情况下通过助航设备和仪表辅助操控飞机降落。在实施三类盲降运行后,机场对能见度的要求可以大幅度降低,可将机场在低能见度天气下的保障能力直接升至最高级别。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