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光景一时新】不辜负总书记殷切期望,干事创业创新谋发展,凝心铺就——小康底色

2020年09月26日 11:13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果业集团 开发好新疆特色资源

  新疆日报讯(记者石鑫报道)近年来,新疆果业集团围绕培育龙头、打造品牌、发挥优势、带动发展,全力推动农产品疆内收购和疆外销售“两张网”建设。

  如今,疆内收购网已建成和田、伽师、叶城、阿克苏、温宿、鄯善等11个仓储加工交易集配中心,构建起从基地、加工、交易、冷链仓储、物流配送、运输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聚集性发展平台,覆盖核桃、红枣、杏等林果,累计购销、交易农产品500万吨。疆外销售网已经建设网点3348家,生鲜店、专柜及营销网点遍布全国各中心城市。

  6年多来,每每回忆起总书记考察企业时的难忘场景,新疆果业集团的全体员工深感温暖、激动和振奋。“我们时刻不忘总书记‘把新疆的特色资源开发好’的嘱托,立足新疆特色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新疆林果业发展潜力,叫响新疆林果金字招牌,企业的发展活力、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新疆果业集团董事长苑振廷说。

  新疆果业集团依托基地资源、疆外销售网点和第三方物流配送,与全国各大超市对接,在全国农产品批发加工市场建立合作分装工厂及物流配送体系,已基本建成了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新疆农产品销售实现了从传统渠道到社区直营、从独立经营走向全国合作经营的转变。

  2019年新疆果业集团购销、交易农产品总量284万吨,实现收入91亿元,其中,公司托市收购、加工、交易南疆特色林果产品56.6万吨,稳定了市场价格和果农预期,避免了农产品集中上市农民“贱卖”,有效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

  2019年,新疆果业集团首次签订7000吨核桃、核桃仁出口订单,今年又组织1012吨核桃销往欧洲市场,塑造了中国新疆农产品优质、安全的品牌形象。

  6年间,新疆果业集团带动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等地100多万农村人口增收,直接、间接带动就业3.43万人。

  6年间,新疆果业集团逐步形成以“西域果园”为主的新疆优质农产品品牌及以“果叔”为龙头的新疆农产品销售渠道品牌。

  苑振廷介绍,新疆果业集团将继续拓展、完善产业链,形成“林果+”多业态发展态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阿亚格曼干村 致富奔小康动力十足

  新疆日报讯(记者隋云雁报道)9月10日,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玉苏普·阿不拉家里热热闹闹,为了欢迎来自北京的访客,85岁的玉苏普老人兴致勃勃地一边演示扫把制作工艺,一边讲述农村的幸福生活。“老人家,用您的房子换城里的房子,想不想换呢?”“不换不换!你看我这院子多好,厨房、卫生间都是现代化的,都比城里的房子大!”老人笑声爽朗,语气自豪。

  6年前,在新疆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阿亚格曼干村看望干部群众。“6年来,我们村最大的变化就是老百姓思想的变化,感恩意识化为了致富意识、奋斗意识。”自治区党委党校驻阿亚格曼干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刘洪涛说,如今村里面貌一新,土坯房变成了安居房,土路变成了柏油路,村民安居乐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力十足。

  村民吾不力喀斯木拍着胸脯大声说:“原来嘛我是躺着过日子,现在站起来了、忙起来了,一年挣个几万元没问题。”之前他因脚有点残疾,“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如今家里养了牛羊,开了摩托车修理铺,每天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

  “6年前,我们村的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现在人均收入已经1.1万元了。村民就业创业积极性很高,村里的商铺从以前的6个发展到现在的52个,村民还有到县城开商铺和开出租车的,加上村里的产业发展,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实现了全部就业。总书记来的时候,我们村里只有1个合作社,现在有了7个合作社和3家企业。”刘洪涛细数村里的可喜变化,他说,村民们都心心念念想把这些变化讲给总书记听。

  “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也要努力奋斗。”2017年,村民卡吾力·库尔班领取了8只扶贫羊,申请到了3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如今贷款早已还清,8只扶贫羊变成54只羊和4头牛。“今年我计划卖掉25只羊和2头牛,大把的钱就装进口袋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卡吾力说。

  得益于党的各项好政策,阿亚格曼干村红红火火发展起了多种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除了传统的扫把、花卉、蔬菜、林果、打馕等产业,还有游乐场等新产业,目前正瞄准喀什市活虾供应的商机,在建水产养殖基地。

  去年以来,阿亚格曼干村确定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路,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宣传形式,把总书记对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深情牵挂和关心关怀,传递到更多群众心中。

  乃则尔巴格派出所 牢记嘱托守护平安

  新疆日报讯(记者隋云雁报道)早晨8时起床、早操、整理内务……喀什市公安局乃则尔巴格派出所民警的每一天都在精神抖擞中拉开序幕。“日常训练按照实战化标准进行,通过工训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检验训练效果。”9月11日,乃则尔巴格派出所教导员陶永生说。

  “2014年4月28日,总书记来到我们派出所考察,亲切关怀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6年来,无论是日常训练、维护治安还是服务群众,我们都牢记总书记嘱托。”陶永生说,通过不断强化练兵,如今民警的体能素质和业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今年7月27日,公安部通报表彰全国公安机关全警实战大练兵部级标兵集体和标兵个人,乃则尔巴格派出所榜上有名。

  9月11日下午,乃则尔巴格派出所古勒巴格村警务室民警买买提沙吾提·吐尔逊正在走访村民。“我现在常洗澡,身上可舒服了。”村民沙比尔·热依木见到买买提沙吾提就拉着他的手不放。买买提沙吾提一直把沙比尔大叔当亲人,日常照料、嘘寒问暖从不间断,前阵子还给大叔买了一个电热水器安装在卫生间。

  买买提沙吾提告诉记者,每当看到总书记和同事们的合影,想起总书记的嘱托,心里都是满满自豪感,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服务好辖区群众。他说,老百姓点点滴滴的小事,民警都要当成大事来办,警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感情也越来越深。随着公安工作的扎实开展,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刑事案件实现零发案,人民群众矛盾纠纷一一化解,和谐安宁的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9月5日,乃则尔巴格派出所皮合森村警务室收到一面锦旗。送来锦旗的是辖区施工单位江苏骏龙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我们工地有近600人,民警经常来宣传法律,化解各类纠纷,解决企业困难,帮助落实好各项防护措施。前几天工地露天堆放的木屑不慎起火,警务室民警第一时间赶到把火扑灭了。”该公司项目负责人黄清明说。

  “喀什市城郊这几年发展多快啊,你看我们建设的这个北湖嘉苑小区,一期已经有居民入住了,目前在建的是二期。”黄清明说,他从四川来喀什工作十几年,近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治安环境的变化。“现在待在喀什特别有安全感,毫不夸张地说,你把东西放大街上都丢不了。”他说。

  共青团农场 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晓艳报道)金秋时节,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酿酒葡萄隐现藤间,早熟棉桃招展风中,田野迎来丰收季,笑意写在职工群众脸上。

  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与职工代表握手的场景依然温暖着兵团人的心田,他铿锵有力的话语依然坚定着兵团人的信心——兵团的存在和发展绝非权宜之举,而是长远大计。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6年来,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兵团人奋勇前行,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

  9月11日,在位于共青团农场的新疆准葛尔银丰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大型停车棚里,一台台采棉机整装待发,准备陆续开往棉田作业区。

  作为全疆机采棉服务的龙头企业——新疆银丰现代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其旗下的准葛尔银丰公司副总经理柯争争兴奋地说,正在做秋收准备工作,下周北疆的早熟棉田就开始采收,今年预计完成机采棉田27万亩。

  6年来,全面取消“五统一”、土地确权颁证、连队“两委”选举……一系列关乎职工利益的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措施落地见效,解放生产力激发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共青团农场党委书记、政委边丽娟这样形容。

  如今,新疆银丰等农机企业陆续将秋翻质量监测、无人机植保作业等精准农业技术广泛应用到团场农业生产各环节。“兵团实行改革后,市场放开了,公司采棉业务拓展到全疆,田间作业周期也从不到一个月增加到近两个月,效益稳步提升。”柯争争讲述着改革带来的变化,6年前,这里的农业综合机械化率为93%,如今,已近100%,居全国领先水平。

  共青团农场在改革大潮中勇立潮头。加快建设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了高质量发展。6年来,共青团农场以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突破口,率先全部实现精准耕种、精细加工。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共青团农场作为兵团深化改革的试水者,道路越走越宽广。

  放眼兵团,发展壮大、发挥特殊作用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 青春在边疆熠熠生辉

  新疆日报讯(记者盖有军报道)9月13日,陈迪从家乡宁夏中宁县启程,前往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的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报到。

  毕业之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学生陈迪选择留在新疆,进入独山子石化工作。“我觉得新疆的建设需要我们,独山子石化公司在全国石化行业一直处于领先位置,进入这样的企业,有利于不断提升自己。”陈迪说。

  在毕业前夕,包括陈迪在内的该校区118名毕业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大学4年学习和思想上的收获,表达了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决心。今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他们亲切回信,肯定同学们作出的人生选择,鼓励他们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我铭记总书记的鼓励和嘱托,直到今天内心依然很振奋!”陈迪说,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她一定全力以赴做好工作,不负韶华。

  9月11日,在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招录员工培训课堂上,今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丁贵阳,正在认真地听讲。

  丁贵阳的家乡在山东青岛。在克拉玛依校区求学的4年时间让丁贵阳了解了新疆,也爱上了新疆。“新疆是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资源量巨大,新疆复杂的地质构造,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最好的检验专业学习成果、实现个人价值的地方。”他说,一个人的选择,只有契合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的需要,才会更有价值。所以,他选择留在新疆,投身石油事业,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家在博乐市的陈腾辉,也是今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上大一时,他参加了塔里木油田暑期社会实践团活动,深入油田生产一线体验石油工人的生产生活。在前往塔中油田的沙漠公路途中,陈腾辉被矗立在路边的“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巨幅标语深深震撼。“我能感受到一种拓荒者的激情和壮士出征的豪迈,这是无数石油人的人生信念和精神写照。”如今在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扎下了根的陈腾辉说:“一代代石油人用行动树立了丰碑,我希望传承这份信念和精神,在家乡的大地上,写下我们新时代年轻人的精彩!”

  对于学校首届118名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国石油大学副校长、克拉玛依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大恩深感欣慰。“同学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最美的青春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祝福他们都能在各自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让青春熠熠生辉!”陈大恩说。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