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别人需要,我的内心充满温暖”

——记十四师昆玉市党委机要保密局干部刘治国

2020年10月12日 11:26   来源:兵团日报

9月23日,刘治国(右)向同事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李显 摄

  “献血可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是我生活中最幸福快乐的事情。因为别人需要,每一次献血,都让我内心充满温暖。”日前,十四师昆玉市党委机要保密局干部刘治国在电话里对记者说。

  在刘治国家里,珍藏着一沓厚厚的无偿献血证,他通过十余年无私奉献,不仅及时抢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还获得了众多赞誉与荣誉。2012年、2013年,刘治国先后获得和田地区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6月,他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今年6月,他荣获“助人为乐兵团好人”称号。

  回忆起第一次献血,刘治国仍然记忆犹新。2001年2月24日,当时在陕西省咸阳市上大学的刘治国在校外购物,得知咸阳市血库告急,有多位病人急需血液,他立即赶到咸阳市人民广场,找到咸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采血车,献了200毫升血。看着自己的血液一点点流入血液采集袋内,想到自己的鲜血可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刘治国的内心不禁涌现出一种温暖、幸福的感觉。

  从此,刘治国走上了无偿献血的道路,一坚持就是15年。在此期间,他先后在咸阳、西安、乌鲁木齐、石河子、和田等地累计献血85次。据不完全统计,刘治国累计献血2万多毫升,直接或间接受益群众100余人。

  “第一次献血时没有想那么多,只想着能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人。假如你不献血,我也不献血,家人、朋友需要用血的时候,血从哪来?想到每一次献血能帮助到他人,我心里也很高兴。”刘治国说,“后来,在一次次献血活动中,我逐渐明白,也许我这一次献的血就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心里逐渐有了一份责任感,就是这份责任感,让我一直坚持着。”

  2013年7月,刘治国到乌鲁木齐出差。一天,他在街道上看到路边采血车前围着许多人,他上前了解到,当天,多家医院用血紧张,采血车前围观的人有很多,参与无偿献血的人却很少。许多人因为缺乏医学知识而心存顾虑,怕采血器械消毒不严格,感染上其它病症。得知大家心里的顾虑后,刘治国当起了献血站的义务宣传员,他一遍遍解释献血的益处,帮助大家克服畏惧情绪。然后,他挽起袖子主动献血,围观的市民看到后,也开始排队上前献血。

  “社会需要更多的爱心,需要互相帮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带头作表率,用行动支持无偿献血,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无偿献血。”刘治国说。

  2016年,刘治国在体检时检查出患有高血压,医生告知他以后不能再参与无偿献血了。由于身体原因,刘治国不再献血,但他在奉献爱心的路上从未止步。如今,刘治国成了无偿献血义务宣传员。

  刘治国说:“一部分人对献血有误解,其实只要严格控制献血的次数和献血量,参与无偿献血不会损害健康。献血可以更新造血速度,有利于身体健康,让人更有活力。”

  刘治国常常向亲人、朋友、同事宣传献血知识,消除大家对献血的误解。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亲友、同事40多人先后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他的妻子每年坚持无偿献血400毫升以上。为了教育下一代,他经常带着孩子到采血车上全程观看采血过程,让孩子接受教育。他的行为感染了许多人,也把助人为乐的精神传递给了更多人。

  刘治国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我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里,用更大的力量去挽救更多生命。”

  采访手记

  当记者问刘治国,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坚持无偿献血?他的回答朴实无华:“因为别人需要。”

  刘治国每一次献血都是一个有温度的故事,正是他的这份坚持,给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十余年来,他把无偿献血和宣传无偿献血当作自己的事业,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行好事、做好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坚持”二字。刘治国用长年的坚持,把无偿献血做成“红色事业”,这个“红色事业”温暖他人、温暖社会,也让他自己闪烁着无私奉献的光芒。他的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献血见证爱心,公益彰显文明。志愿、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个人应以刘治国为榜样,本着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积极姿态,投入到无偿献血这项社会公益活动中来,捐一份热血,尽一份义务,献一份爱心,坚持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当人人都坚持做好人好事,人人都坚持干事创业,全社会就能形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就能凝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映照出新时代的荣光。(兵团日报记者赵珺 实习记者朱丹丹)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