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一碗凉皮香四溢 传承创新产业兴

2020年10月12日 13:22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10月11日,在米东区贡米巷的羊毛工凉皮店,员工将制作好的七彩凉皮端出售卖。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宋建华摄影报道)近年来,米东区创响羊毛工凉皮这个“乡字号”特色品牌,通过加强宣传、产业扶持、鼓励创新等,既让传统制作工艺得到传承,也通过产业化发展让一碗凉皮托起村民增收致富梦。

  传承

  制作工艺传了近百年

  米东特色街区贡米巷已成了网红景点,这里羊毛工凉皮店的七彩凉皮则成了网红美食。

  “红滴,绿滴,羊毛工的!”吸引顾客的除了七种颜色凉皮外,还有墙壁上的这几个大字。

  “这是羊毛工一句俗语,既指当地物产丰富,也可指凉皮的红辣椒、黄瓜等配菜。”10月11日,羊毛工凉皮店老板马常勇说。

  据记载,羊毛工这个地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青海南川羊毛沟地区的居民因躲避灾荒来到新疆定居,为怀念家乡,将该地取名“羊毛沟”,而自清朝初期在新疆实行的屯田制度将不少地名按聚集点的“工”命名,最后该地得名“羊毛工”。

  米东区文化馆馆长马玉霞说,据考证,凉皮作为内地居民带来的一道美食在羊毛工兴盛,因当地制作人多且味道好被大家称为“羊毛工凉皮”延续近百年。

  羊毛工凉皮纯手工制作,宽、厚,颜色微黄,配有勾芡汤汁,调料风味不同,再加上韭菜、辣椒、黄瓜丝、胡萝卜丝等配菜,口感筋道爽滑。

  凉皮好吃,调料也是关键。“米东凉皮一百家,各家味道都不一样。”马常勇说。

  米东区餐饮商会会长马新艳说,作为一种地标性特色小吃,当地人代代传承制作工艺和味道,是羊毛工凉皮延续至今的最主要的原因。

  创新

  街边小吃登上大雅之堂

  9月开业以来,马常勇的凉皮店平均日客流两百余人次,不少人都是奔着“七彩凉皮”来的。

  马常勇办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过乡村旅游综合体,最终他选择开凉皮店。

  “我就想开家上档次的羊毛工凉皮店,让大家既吃到正宗味道,也改一改凉皮街边摊的形象。”马常勇说。

  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在米东区政府支持下,马常勇用了“新”“老”两字秘诀。

  “新”,他用南瓜、火龙果、紫甘蓝等蔬菜做汁,调入凉皮中制作彩色凉皮。经过上百次实验,最终形成既不影响凉皮口感,又有不同色彩的“七彩凉皮”。

  “老”,店面装修主打田园风,既有羊毛工当地的俗语做标语,还摆放稻草艺术品等,通过明厨亮灶展示羊毛工凉皮的传统制作工艺,将文化融入其中。

  在传承中创新的还有米云。去年9月,在羊毛工镇开小米三凉店的米云在城区开了一家分店,成为羊毛工本地传统凉皮店首个开分店的。

  米云说,不少老顾客都说羊毛工太远,吃凉皮成本大,自己就想着让羊毛工凉皮走出羊毛工。

  为保证原来味道,分店的凉皮是老店做完之后送过来的,调料都是从老店调好拿来。

  “我们根据年轻人的口味,对调料做了调整,加上了秘制的油泼辣子,还将芥末的量根据顾客口味进行了调整。”米云说。

  羊毛工凉皮也走进了首府餐饮机构的菜谱,而且进行了改良创新。

  新疆马森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拜小丽说,公司旗下8家烧烤臊子面店均提供羊毛工凉皮,他们在秋冬季节提供热汤凉皮,最多时每天售卖100余公斤。

  发展

  小凉皮做成特色产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米东区用好羊毛工凉皮这个招牌,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米东区文化馆启动了羊毛工凉皮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羊毛工镇政府为羊毛工凉皮注册了商标,成立了羊毛工凉皮协会,还打造了凉皮一条街,已吸引20余家本地特色凉皮店入驻。

  羊毛工镇政府还积极与餐饮机构对接,通过培训凉皮制作能工巧手,形成凉皮制作、批发、配送一条龙产业,让更多人增收致富。

  农民马福明负责为首府一家餐饮机构配送凉皮,每个月有近3000元收入。他说,羊毛工凉皮这个招牌,成了大家增收致富的法宝。

  目前,羊毛工镇从事羊毛工凉皮加工和销售的人员近千人,年创收1200余万元。

  羊毛工镇党委书记王小明说,他们将从资金、政策、品牌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以羊毛工凉皮品牌为依托加快招商进度,引进餐饮企业做大凉皮产业,让羊毛工凉皮走出米东、走出新疆、走向全国,将小凉皮做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