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 奋进中的乌鲁木齐】推进品牌强农 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10月19日 12:40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在米东区长山子镇吉三泉村,村西头,老龙河静静地流淌。靠近河边,是名气在外的龙河游鸡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江斌伟摄影报道)晶莹剔透的大米、白嫩脆甜的百合、香气四溢的驼奶、活泼灵动的油鸡……这5年,一批特色鲜明、质量过硬、信誉可靠的农业品牌产品,端上了乌鲁木齐乃至疆内外人的餐桌,满足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品质追求。

  “十三五”期间,乌鲁木齐农业部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力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农业品牌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发展基础日益夯实,推进机制不断发展,营销推介创新有力,农业品牌溢价效应逐步显现,形成了全面推进、多点突破、全面开花的发展格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叫响一批“土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这5年,乌鲁木齐市高度重视农业品牌的发展,品牌建设递次推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统筹推进品牌工作,带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乌鲁木齐市首次参与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申报工作就有6个农产品入选,吹响“品牌强农”新号角,乌鲁木齐市白山子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正是其一。

  10月16日,记者走进达坂城区西沟乡水磨村5队,180亩的百合进入采收时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合作社负责人李林领着村民挖百合,掰开一瓣尝尝,口感脆甜。

  李林是当地有名的种植能手,这几年,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注册商标“白山子”,打造优质农产品,仅百合一项种植户增收约3万元。“我们用的是农家肥和有机肥,有机百合亩产约一吨,大的一公斤卖50多元,小的留做种子。”他说。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大力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如今,以品牌强农为先导的品牌农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十三五”期间,全市基本完成规划目标和任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监管体系、可追溯体系、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和环境保护与保障体系建设逐步规范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首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动力。

  同时,首府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叫响一批“土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共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140余个。全市蔬菜种植基地全部通过无公害认证,认证产品已逐渐成为首府优质农产品的主打产品。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刘淑华说,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可在产品包装上张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统一标识,走品牌路线,在国家相关平台推广,对于首府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品品牌化发展,农牧民增收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米东区长山子镇吉三泉村龙河游鸡养殖基地,一群活跃的龙河游鸡正在林中觅食。

  农业品牌创新不断注入新动力

  10月17日傍晚,踏着落日余晖,记者走进米东区长山子镇吉三泉村。村西头,老龙河静静地流淌。靠近河边,是名气在外的龙河游鸡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乌鲁木齐昊翔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负责人谢林斜躺在一张藤椅上,看着一群群黑鸡在果林间觅食。偶然,树上落下一个小苹果,很快被它们啄食。斜阳下,它们黑色的羽衣披着一层金光,活泼灵动。

  这家合作社现有3000套规模标准化种鸡养殖圈舍及配套设施,注册了农产品商标,年生产商品鸡25万只,可提供生态放牧养殖土鸡2万只。

  谢林说,2016年龙河游鸡品牌推广项目启动后,合作社重在夯实品牌基础,逐步建立龙河游鸡生态养殖区,龙河游鸡销售专卖实体店和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进入运营阶段,申请注册了“龙河游鸡”商标。

  “十三五”时期是乌鲁木齐市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时期,乌鲁木齐市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十三五”规划,全面安排“十三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品牌建设包含其中。

  “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强实践创新和探索,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为农业品牌建设注入新动力。2017年召开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城市暨统一加贴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推介会,选择15家生产企业、合作社43个产品作为第一批试点;2018年,市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正式运行,主要涉农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均录入平台监管;2019年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生产经营试点单位增至20家;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为全市243家涉农主体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服务,并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几天,在米东区三道坝镇皇宫村,乌鲁木齐乾德惠农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伦恺办公桌上摆着一摞摞加工稻谷表格,客户洽谈业务的电话不时打进来。

  2008年合作社成立,拥有大米加工生产线一条,年收购稻谷7500吨,产销率100%,呈逐年增长态势,发展前景广阔。

  5年来,全市严格要求各区县生产基地全面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指导农户发展农业标准化,提质增效。靠着种植有机大米和依托品牌优势,合作社分红、合作社发的工资,村民伏跃清一家收入达20多万元,用他自己的话说“收入节节高”。

  “十三五”期间,乌鲁木齐市农业品牌建设进程加速,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知名度和影响力有了大幅提升,形成了政府强力推动、企业主动创建、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品牌引领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强。

  “凭借品牌和宣传,我们的米最高卖到120元一公斤,上海年销100吨。”张伦恺说。合作社是米东区农业产业化及农业科技创新种植开展基地,形成“农户+基地+科研+合作社+企业”的大米产业化经营模式,着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大米产业链,认证形成“富硒米”等六大系列17个品种的系列优质大米,向高品质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深入实施,数字技术成为激发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坐落在达坂城区的新疆金驼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骆驼乳粉畅销内地城市,公司销售部负责人赵永刚说,这几年不断进行研发创新,开发的新品驼酸奶溶豆等产品,通过深耕网络市场特别畅销,今年前9个月销量已超过去年一年的销售总和。

  “十三五”期间,乌鲁木齐市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促进农业供需结构调整,对于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稳定和创新供应链,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让首府农业步伐迈得更为稳健,让市民手中的“菜篮子”更为丰盈充足。

  回眸“十三五” · 数字看变化

  “十三五”期间——

  乌鲁木齐市各区县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种植技术、大力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到2020年底,颁布实施地方标准47项,实现农业标准化种植基地占总面积的60%以上,蔬菜标准化生产率达到95%以上。

  乌鲁木齐市建立4个区县固定监测点,103个动态产地环境监测点,每年开展产地环境检测工作,目前已完成大气、土壤、水源等543批次样品检测。

  乌鲁木齐市不断培育壮大扶持农产品品牌,目前,有效期内农畜禽水产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159个,其中有机食品99个。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