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 15:39 来源:天山网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新疆各族群众积极响应号召以实际行动支前线,在积极捐钱捐物同时,群众还全心投入生产。当时《新疆日报》报道显示,城市里人们加班加点生产物资,乡村里农民努力耕作多交粮、牧民不断扩大牲畜群。
迪化各界加班加点生产支援前线
抗美援朝爱国主义运动期间,迪化各行各业都积极投入到加班加点的生产中。
迪化市制造生产工具的熟铁行1000余小手工业者发表决心书,要努力加紧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为农牧业生产助力。“我们要加班加点多生产工具,帮助农民快快完成打粮,送到前线去!”他们说。
以生产支援前线运动,还吸引了大量普通市民参与。迪化市七区六街妇女们赶做棉军服捐前线,工作模范叶桂芬每天工作到深夜,别人做四、五十套时,她已经做了八、九十套,甚至100套,而且缝得厚实。“多做一套棉衣就能让前线战士多一份保障,我能为早日打败敌人出的力也就这些了。”她说。
迪化市郊区农民掀起增加生产缴好公粮热潮,来支援前线。住在迪化市二区五乡宁夏湾的韩智浚等18位农民给《新疆日报》写信说:“我们曾经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多亏中国共产党让我们翻身过上好日子。我们要好好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线,保卫祖国。”
四区九乡雇农马成德自动到乡公所要求交粮,他说:“本来我被免了公粮,但我想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尽心尽力支援,那我也要表表决心。”
1951年10月25日《新疆日报》发表的“新疆一年来抗美援朝运动概况”一文中显示,迪化市自开展爱国主义生产以来,工厂生产效率整体提高了50%以上。
天山南北生产热情高涨
积极生产支援抗美援朝爱国运动很快席卷全疆各地各行业。
《新疆日报》1950年12月一篇报道,对哈密汽车修理分厂职工加班加点修理汽车进行了描述:12月19日,该厂本来还有30多辆汽车没有修好,接到要在十天内赶修40辆汽车的新任务后,厂里召集全体职工进行动员:“汽车早日出厂,就早日增加抗美援朝的力量。”胎工黄声友包下了所有补胎的活儿,车工谢梦先表示每天争取多修十个活塞。
最后各组制定相互配合方案和奖励办法,鼓舞职工的工作热情。机工工人周文斌、杨德卿等每天主动加班两小时。动力间张凤岗也主动加班修理引擎,技术员每天是和工人一起钻车底,提高修理速度,大家心里就一个想法,只要累不垮就要多干些。
在哈密医疗系统,医务工作者开展业务技能学习热潮,人人为去朝鲜前线抢救伤员做准备。女护士宋家勤和王慧贤说:“救护能力提高了,前线需要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去。”
阿克苏专区各县的机关、工厂、学校、甚至每村每户,普遍订立了以积极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公约。各界各族群众除了积极捐款,还立足岗位,在爱国增产、交粮纳税方面多作贡献。
农民掀起了多缴抗美援朝粮的热潮,以极高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多打一粒粮食,多种一亩棉花,为抗美援朝多增加一份力量”的口号,农民自发组织起来集体交公粮,有些人还主动多交。沙雅县部分农民三天内将66万公斤公粮全部送到库车。拜城县三区二乡农民缴纳了增产的2000余斤粮食。
喀什专区各县进一步修订增产节约公约。如泽普县1951年春耕期间组织变工组(农户间自愿结合,互相调剂人力和畜力的劳动互助形式)1235个,半个月犁地5800亩,运送肥料2.3万余袋,有力地保证了春耕生产。
和田专区从农业增产中捐献出了飞机一架。1951年国庆节,伊宁各区农民集体预交了60余万斤公粮,雇工乌寿尔因生活贫困本来可以免交公粮,但他坚持交纳,“人人都该抗美援朝,为什么不要我交的粮,我也要尽份力。”
一句句诚挚地表达,一颗颗火热的心,让轰轰烈烈的支援抗美援朝运动成为新疆各族群众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动力,不仅从实际上支援的前线,也对恢复国民经济起到巨大的作用。(记者秦金俐)
迪化各界发出号召,用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
迪化(敏感词)各单位开展劳动竞赛支援抗美援朝
迪化郊区农民积极缴纳公粮支援抗美援朝部队
迪市郊区各族农民响应抗美援朝号召掀起踊跃缴粮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