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尼勒克“抱团”发展馕产业

2020年11月02日 11:12   来源:伊犁日报

  打造产业园区 提升产品质量

  尼勒克“抱团”发展馕产业

  天山网讯(记者卢钟 王理立报道)在尼勒克县乌赞镇江阿买里村,馕店不少,可名气最大的就是阿布都许库油馕店。馕店的主人是阿布都许库·托乎迪,今年只有40岁的他,打馕却有20多年。因为他打的馕好吃,当地群众举办婚礼时,他的馕几乎就是指定商品,一买就是几百个。

  由于产量有限,阿布都许库的油馕有时甚至需要提前预订,“现在已经预订到10天以后了。”10月27日,阿布都许库告诉记者。

  生意太好也有让他头疼的事。因为每天要从7时一直干到22时,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一个月5000元的工资,阿布都许库也很难招到人。

  如今,馕店只有2个制作馕饼的当地妇女,阿布都许库负责打馕,技术娴熟的他同时用2个馕坑烤制。“一个馕坑一次可以烤40个,一天可以烤制1500个。”说话的功夫,只见他左右开弓,这边忙着将馕饼贴入馕坑,一转身,又去查看另一个馕坑中馕饼烤制的火候,忙碌中一切井然有序。10分钟,几十个热乎乎的馕饼就出炉了。

  最近,阿布都许库在四处招人,“这一两天就有几个工人要过来。如果人手够,一天一万个馕也能卖掉。”阿布都许库自信地说。

  在苏布台乡馕加工一条街,今年32岁的米加提·阿布力孜也正在忙着烤制馕饼。米加提来自木斯镇,3年前,他来到苏布台乡学习打馕。

  米加提一家四口只有9亩地,让他下决心来这里的原因很简单:“靠种有限的土地很难致富。”

  2018年,手艺学成后的米加提留在苏布台乡,在馕加工一条街开了一家馕店。

  苏布台乡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常年干旱少雨,以种植旱田小麦为主。旱田小麦每亩产量只有五六十公斤,但由于日照时间较长,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不用化肥农药,磨制而成的旱田小麦粉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用旱田面粉烤制的旱田馕,香酥可口,很有嚼劲,而且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很受游客的欢迎。米加提每天可以卖近1000个旱田馕,多半都销售给了游客。

  因为打出来的馕不愁卖,米加提现在一个月的纯收入近一万元。靠着打馕挣到的钱,他不仅在苏布台乡买了一个院落,还找到了自己的爱情。“明年准备结婚。”米加提笑呵呵地说。

  为发展旱田馕加工产业,带动周边村民就业,2014年,苏布台乡成立了贝纳木馕加工专业合作社。今年,苏布台乡对贝纳木馕加工专业合作社进行提升改造,将原有的10个土馕坑全部升级为电馕坑,对生产流程的布局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注册“比娜木”品牌,并将馕加工一条街的商户统一纳入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分工协作。“目前,合作社每天可生产馕5000个,品种增加到24个,并与伊宁市各超市合作,将苏布台旱田馕打入了伊宁市市场。”苏布台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小星告诉记者。

  今年,为打造“馕”品牌、做好“馕”文章,尼勒克县邀请轻工业设计研究院(新疆)控股有限公司对全县馕产业发展规划、产品定位、销售路径等事宜进行设计,形成县、乡、村三级馕产业生产、展示、销售的“一园一区一街多点”的整体规划。

  “一园”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馕产业规模生产加工园,加工园现有电馕坑30个,每日生产可达3万个馕;“一区”为苏布台乡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融合示范区分为“比娜木”旱田馕加工合作社、“比娜木”旱田馕一条街、乔尔玛“比娜木”旱田馕一条街。示范区现有电馕坑50个,可日生产5万个馕;“一街”为尼勒克镇和平路馕产业旗舰一条街,馕产业旗舰一条街结合尼勒克县全域康养旅游特色,以打造一条街馕产品特色文化、旅游街区为主线。

  目前,旗舰一条街地砖铺设、墙面粉刷及彩绘、彩钢搭建等基础工作全部完成,已有16家馕产品加工售卖个体工商户签订入驻馕产业一条街合作合同。一条街现有电馕坑3个,土馕坑20个,全部投入使用后,可日生产1万个馕。“多点”以尼勒克镇、乌赞镇为主,其余乡镇为辅,尼勒克镇、乌赞镇每日生产量可达2万个馕。

[责任编辑:王建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