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7日 11:02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秦金俐 通讯员刘雯 依力汗江·塔依尔摄影报道)11月的莎车县阿尔斯兰巴格乡库木霍依拉村弥漫着枣香,3500余亩枣田里硕果累累,枣农们忙着打枣枝,收红枣。这片曾经的沙漠如今是年年丰收的枣园,红枣种植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也让大伙的日子越过越甜蜜。
库木霍依拉村枣园,农户收获“致富枣”。
沙地上种枣并不容易
11月5日上午,枣农阿不都拉·色依提正在地头挑拣刚摘下的红枣,进行分类。“今年种了30亩地,大概要收十几吨,全是特级枣、一级枣。看来今年又会有个好收入。”他说,收获的枣子不用自己跑销售,村里的红枣粗加工厂就直接收购了。
这几年,阿不都拉的红枣地产量年年攀升。他说,这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前,村里这3000多亩红枣地就是寸草不生的沙地。”作为沙漠边缘村,库木霍依拉村的大部分土地都曾经是沙地,250余户村民一直深受风沙之苦,他说:“风沙不断,出去一趟满头满脸都是沙土,春天地里庄稼也常常被风沙毁坏,由于土质原因,收成也不太好,日子始终没好起来。”
枣园里的优质红枣。
阿不都拉生活的改变始于2009年。这一年,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沙漠边缘乡镇村庄通过种植林果类作物,达到防风固沙和经济效益双发展。库木霍依拉村根据环境、气候、土质等条件,最终确定在种植防风林带同时引进红枣种植。
那一年,阿不都拉和全村农户一起在沙漠上种杨树防风林带,同时在沙地上打井、铺设滴灌带,开始种植枣苗。
沙地上种枣并不容易,“经常是晚上一场风,第二天发现苗子被吹飞了大半,只好再补种。第二年嫁接,嫁接的枝条经常被吹断。”阿不都拉说,他曾经也后悔过,可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十余年下来,密密匝匝的3层防风林带在村庄周围筑起坚固的防风屏障,沙地里的红枣苗也一点点茁壮起来。如今,村民们栽种的15万棵杨树和3500余亩枣树牢牢固定住了这片曾经的沙漠。
曾经的沙漠如今硕果累累。
农户种枣过上好日子
农户们因为种红枣过上了好日子。目前,库木霍依拉村有超过百人在枣园,以及红枣加工厂务工,人均月工资超过2000元。
吐孙江·吐尔洪曾是村里的贫困户,2010年起为村里枣园承包大户管理枣园,从红枣施肥、打枝到装框装车都由他负责,仅此一个农忙季他就能收入3万多元。秋季他还可以通过摘枣挣钱,“每年收枣子的二十来天,我至少可以挣到6000多元钱。” 由于懂种枣技术,他还经常被其他乡镇的村民请去指导红枣种植,成了名副其实的“土专家”。他打算明年在自家地里发展红枣种植。
曾经的沙漠如今硕果累累
库木霍依拉村村支部书记库尔班·吾守尔说,村里的枣树从2012年开始挂果,这些年风沙越来越小,收成也越来越好。目前枣园每亩骏枣产量可达400到500公斤,灰枣产量可以达到800公斤到1吨,“我们村现在是莎车县最大的红枣种植基地。”
库木霍依拉村以往风沙漫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反而成了其他乡镇居民旅游“目的地”,“每年春到夏,枣树开三次花,真的是鸟语花香,秋天红枣成熟,这里又变成了采摘乐园。”库尔班·吾守尔说,自然气候好,结出来的红枣也非常甜。近年来,还经常有其他乡镇的村民来这里学习种红枣。
库木霍依拉村的红枣卖到了上海、广东等多个内地大城市。“看着绿树蓝天、红彤彤的果实,再想想当初大家为治沙所受的苦,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库尔班·吾守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