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攻下坚中之坚

——写在新疆最后10个贫困县摘帽之际

2020年11月15日 09:54   来源:新疆日报

  9月20日,员工在策勒县新疆欧锦亚纺织有限公司车间工作。该公司积极吸纳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就业,193名贫困村民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

11月11日,工作人员在洛浦县电子公共运营中心直播间为和田大枣代言,助力当地农副产品线上销售。买买提艾力 · 艾尼瓦尔摄

  9月21日,员工在莎车县扶贫产业园新疆小蜂农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包装核桃油产品。该扶贫产业园带动贫困村民就业100人以上,带动3000多户农民实现增收。新疆日报记者 王臻摄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治立 刘毅报道)战鼓声里传喜讯,冲刺关头硕果丰。11月1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莎车等10个贫困县退出的公告》,这意味着占祖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艰难。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区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10个贫困县16.58万贫困人口脱贫,还要巩固25个已摘帽贫困县、44个有扶贫任务的非贫困县脱贫成果,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标准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口援疆省市的无私援助下,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咬定目标、坚持标准,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压实攻坚责任,强化精准举措,全力啃下了最后的“硬骨头”,在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重民生 强化保障能力

  扶贫大计,民生之本。在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之际,我区更加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坚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6月,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面通水,我们家家户户都喝上了安全水……”10月16日下午,伽师县江巴孜乡依排克其村老党员吐尔逊 · 卡迪尔告诉记者,这几年,党和政府心系群众冷暖,解决了很多民生问题,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在伽师县搬迁安置居民小区,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处处充满时代气息。搬迁安置户直夸居住环境好,享受政策多,务工赚钱快,幸福指数高。

  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是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志,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战质量。近年来,在各项政策帮扶和各方力量支持下,南疆四地州10个深度贫困县凝心聚力推进民生建设,增进百姓福祉,让每一件民生实事可感可触。

  策勒县自然环境恶劣,绿洲面积仅占2.9%,且交通极为不便。近年来,策勒县从医疗、教育、住房、人居环境等方面出发,实施了覆盖范围更广、方式更灵活、可持续性强,符合现阶段农村发展实际的兜底保障措施,在脱贫攻坚路上织牢了民生“保障网”。

  44岁的麦提图尔荪 · 麦托合是策勒县策勒镇科克买提村村民。今年,他因车祸导致开放式骨折住院,做了三次手术才保住小腿。作为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他不用垫付医疗费,只需在出院时支付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即可。按照县大病医疗保障政策,他个人负担费用在2000元以内。

  “两个孩子享受了党的教育惠民政策,能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业。”洛浦县杭桂镇霍热孜托格拉克村村民艾尔艾力 · 皮热吾盾高兴地说。

  近年来,洛浦县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努力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目前,全县已全面落实免费教育和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同时,强化职业教育,结合“抓培训、提技能、促就业、稳收入”理念,实现学生到有就业合同协议的企业顶岗实习,预就业实习无缝对接。

  促发展 深挖“造血”潜力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南疆四地州在扎实推进“七个一批”中,产业脱贫成效显著。对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10个未摘帽贫困县来说,产业脱贫既是“输血”,又是“造血”。

  阿克陶县因地制宜,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推进土地规范化流转。截至目前,全县成立专业合作社422家,整合土地10万亩,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扶贫格局。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阿克陶县加马铁热克乡让不起眼的甜菜种植成了农户增收脱贫的新渠道。该乡将村集体土地和开荒地进行整合,采取“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与喀什奥都糖业有限公司签订承包合同。公司将甜菜种植田间管理承包给农户,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甜菜收获季节,全乡3500亩甜菜亩产5吨以上,收益超过800万元。

  10个深度贫困县坚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立足自身优势,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建厂,让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努力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户户能增收。

  “现在我有了稳定收入,日子比过去好多了。你说这样咋能不脱贫?”皮山县克里阳乡尤勒滚加依村村民萨拉麦提 · 图如普说。过去,他和妻子四处打零工,辛苦一个月顶多2000元收入。成为皮山县和佳新村驴标准化养殖中心的工人后,萨拉麦提自己每月工资就有2500元。

  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就业,源于稳定发展的产业。近年来,皮山县按照“十百千万亿”产业规划,持续优化驴、鹅、羊、兔、食用菌等产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带富能力不断提升。目前,皮山县布局了4.2万头驴、600万只鹅、900万只兔、18万只多胎羊等主导产业,带动全县3.1万户近12万人脱贫增收。

  在莎车县乌达力克镇热瓦特吾斯塘村鸽子养殖基地,20岁的阿曼尼莎 · 卡迪尔细心地照料着3000多羽鸽子。“我已经干了一年了,工资每个月都在增加,还学到了养殖技术。”她说。

  莎车县委副书记、县长阿不都艾尼 · 买买提介绍,近年来,莎车县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为主,政府购买服务创造就业岗位为补充,依托六大园区、乡村车间,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农村“十小”服务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了近10万名困难家庭劳动力稳定就业。

  在曾经因沙而贫的于田县,如今随处可见沙漠特色产业。当地立足自身特色,重点发展玫瑰花、万寿菊、多胎肉羊、木耳等特色产业,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以上特色产业,实现县乡村三级产业全覆盖。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引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有力支撑。

  稳增收 增强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10个深度贫困县在补短板、强弱项,高质量做好脱贫答卷过程中,始终注重补齐内生动力不足这个短板。

  “现在村里几乎没有闲人。村子附近有工厂可以上班,大家都在努力工作赚钱。我的邻居阿布来提 · 阿力木江以前连电动车都买不起,到一家工厂上班后,小汽车买上了,还准备开一家药店。”在墨玉县新疆美比特集团有限公司,调理二部车间主任麦麦提阿卜杜拉 · 艾山谈起自己和周围人的变化,滔滔不绝。

  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以业稳人、以业安人”,墨玉县实行“菜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实操培训、以干带训,针对不同特点的劳动者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培养扶贫政策明白人、脱贫致富带头人、文明风尚传播人,激发群众战胜贫困的信心决心。今年上半年,全县有2.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产业和项目带动实现了增收。

  在叶城县红石榴馕产业园,烤馕师傅正精心制作油馕、核桃馕、芝麻馕、玫瑰花馕等各种口味的馕。看到员工们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幸福,看到馕产业园带动乡村馕铺经营方式发生的变化,红石榴馕产业园负责人阿吾提 · 麦麦提依明感慨地说,叶城县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馕、核桃、石榴等产业发展起来后,广大农民脱贫增收的积极性被点燃了,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这才是脱真贫、真脱贫。

  今年,英吉沙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深化细化包括扶志扶智在内的“十大扶贫工程”,外因和内因同时发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让贫困户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知道我想学习先进养殖技术,就安排我到上海、苏州和疆内的一些养殖基地,学习现代化养殖管理。掌握了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我可以带动更多贫困户一起增收脱贫。”英吉沙县乔勒潘乡哈萨克拉艾日克村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加帕尔 · 乌热依木说。

  今年,英吉沙县将实现4万名贫困人口农村实用技术培训,9880名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50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