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县百万亩棉田废膜变废为宝

2020年11月24日 12:40   来源:巴音郭楞日报

  尉犁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百万亩棉田废膜变废为宝

  天山网讯(记者李伶 通讯员鲁红光报道)眼下,尉犁县近百万亩棉花采收已接近尾声,为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农田残膜综合整治,最大限度降低地膜残存,推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19日,在尉犁县兴平镇统其克村棉农王新春的棉田里,两台装载残膜回收设备的拖拉机正在清除田里的“白色污染”。

  “过去人工捡拾地膜,费时费力,现在用大型机械作业省时省力。我家500亩地两天就能干完,将残膜交售到指定地点,每亩地还能获得20元补贴,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王新春说。

  尉犁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祥金介绍,残膜会对农田造成严重污染,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近年来,尉犁县通过开展农田废旧地膜综合治理,大力推广使用厚度0.01毫米、易于回收的标准地膜,并通过发放补贴提高农户清理残膜的积极性,环境保护、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效果逐步显现。

  当下,尉犁县300台大小残膜回收机在棉田开展作业,日作业面积可达6万亩,作业效率是人工揭膜的数十倍。回收来的废旧地膜通过粉碎清洗后,被加工成生产滴灌带的原材料,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废旧地膜经过分杂、粉碎、清洗等工艺,可以加工成地膜再生颗粒。这些地膜再生颗粒是加工滴灌节水设备的原材料,比如可以将其加工成滴灌带、地面支管等。目前,我们两条生产线全部开足马力生产。今年计划加工残膜3000吨,力争将地里的废旧地膜全部实现资源再利用。”尉犁县地膜回收合作社负责同志石明磊介绍说。

  据悉,尉犁县今年农田残膜回收面积计划近100万亩,其中机器回收80万亩,残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地头无裸露残膜,村庄、道路、林带无飘挂残膜。

  “截至2019年,我们在全县共设置了50个长期定位监测点,监测地膜的残留量。现在地膜残留量已下降到了每亩14公斤以下,通过这样年年回收,年年治理,以后耕地质量会进一步改善提升。”王祥金说。

[责任编辑:王建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