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 09:48 来源:新疆日报
11月17日,洛浦县和天下鸽业有限公司员工在给鸽子喂食。该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体+贫困户”的运行机制,带动超过6000名村民通过发展养鸽实现稳定增收。买买提艾力 · 艾尼瓦尔 摄
新疆日报讯(记者刘翔报道)平整笔直的农村公路两旁,是绵延无边的果林瓜田;村庄内的扶贫车间,满是村民忙碌的身影;附近的乡镇、远处的县城,产业园区纷纷落户,辐射周边,成为无数人新生活的希望。
天山南北,如此场景随处可见。得益于近年来各项扶贫工程的有力推进,一片片原本贫瘠的土地自此有了脱贫的“主心骨”,见证了全疆308.9万名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的脱贫之路。
产业提升 脱贫路畅
田还是那些田,种的也还是那些作物,但是生活却已不同。
自打进入11月,柯坪县阿恰勒镇吐拉村村民阿里木 · 沙地尔的嘴角一天比一天扬得高。“丰收了嘛,能不高兴吗?”11月20日,刚收完恰玛古的阿里木算了一笔账,“我大概估算这15亩恰玛古应该能卖2.5万元。”
柯坪县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恰玛古的生长。然而,过去由于村民大多是粗放式种植,且销路较窄,恰玛古市场价格一度低迷。
提纯复壮项目的实施,为柯坪县恰玛古的“复苏”带来了机会——更优质、产量更高的恰玛古品种以及标准化栽培技术,使恰玛古亩产量迅速提升。同时,通过电商、直播等销售模式扩展销路,恰玛古销售难问题一去不返。
得益于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土地里也能种出好日子。“柯坪恰玛古”模式并不是个例,在全疆各地,通过扶贫工程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还有很多。
“前几年,我和村里的许多乡亲们一样,不懂伽师新梅种植技术,只种不管,产量一般,销路也不好,没赚上什么钱。”伽师县英买里乡阿亚克兰干村村民阿布来提 · 赛来说,这两年,在“访惠聚”工作队和技术员的帮助下,我们学会了伽师新梅种植技术,销路也稳定了。今年,每亩伽师新梅卖到了近1万元。
如今,伽师新梅产业已成为当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今年,伽师县实施了32万亩伽师新梅提质增效扶贫工程,加大补植补造力度。
在于田县,“花样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引擎,正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用工业化和商业化发展思维,推动传统小而散的玫瑰花产业逐步向“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种下“浪漫”即可收获财富。
伽师新梅、于田玫瑰、柯坪恰玛古、皮山石榴、叶城核桃……随着特色产业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新疆各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推进林果业提质增效,一块块特色种植“版图”陆续点亮。这些舌尖上的特色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百姓们尝到了生活甜蜜的味道。
就业扶贫 端稳饭碗
揉面团、揪剂子、擀馕坯……初冬的清晨,天色微亮,吾帕尔江 · 卡斯木已来到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的制馕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他身旁,120个统一标准的电气化馕坑有序排列。“现在打馕不仅人舒服,馕坑和以前相比,更加环保卫生,专用配电箱上还能显示实时温度。制作环节有各项标准做参照,打馕的效率和馕的质量也提高了。”他笑着说。
由于两个孩子分别患病,吾帕尔江全家曾因病致贫。到产业园就业后,他凭借出色的打馕手艺,每天可打窝窝馕2000多个,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
靠着小小馕饼,吾帕尔江一家脱了贫。“有工作,有钱赚,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眼下,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吸纳了1200人在此就业,已形成从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到技能培训、上岗就业的产业链。
就业,是脱贫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区紧盯以就业带动脱贫,建设扶贫车间、村办工厂2109个,带动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实施南疆四地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从产业园区到扶贫车间,数以万计的人依靠双手改变了命运。
今年5月1日,来自墨玉县普恰克其乡的阿卜杜艾克木 · 努尔麦麦提来到位于富蕴县的新疆富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务工,当领到第一笔工资时,他激动得红了眼眶。“靠自己的劳动踏踏实实挣钱,真好。”阿卜杜艾克木说,“啥是小康生活?我觉得就是生活有目标,有活儿干、有钱挣。”
着眼长远 补齐短板
脱贫攻坚,重在长远。新疆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紧盯最困难的群体、最突出的问题、最薄弱的环节,全面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
近年来,南疆四地州教育扶贫力度不断加大。自治区支持未摘帽前的22个深度贫困县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实施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完善教育扶贫实名制台账,建立贫困学生、受资助学生动态台账,实名到校到班到人。全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
为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我区自2016年开始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经过持续努力,建立起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道保障线”,落实县乡定点医疗机构贫困患者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均达100%,乡村卫生院(室)标准化率达100%。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通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农牧民陆续从高原深山、沙漠腹地迁到平原绿洲,住上了新房子,活出了新样子。
2019年,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最后一批114户村民离开了祖辈们生活的沙漠腹地,搬至距县城91公里的易地扶贫安置点。
曾经住着“笆子房”、喝着苦碱水的白合提汗 · 阿不都艾尼,如今逐渐熟悉并习惯了新生活。“现在住的房子,不仅有自来水,每天能洗热水澡,还有了冰箱、电视和电采暖器,方便多了。”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解决“住得好”问题,还要实现搬迁后稳得住、能致富。达里雅布依乡易地扶贫安置点建成后,政府建立了旅游、养殖和肉苁蓉种植3个农民合作社。“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带领当地群众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摘帽不摘帮扶。作为脱贫根基与脊梁的扶贫工程将继续发展壮大,在未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亲历者说
我自豪,靠自己双手过上了好日子
伽师县江巴孜乡恰喀村村民 布丽其汗 · 斯迪克
我叫布丽其汗 · 斯迪克,家住伽师县江巴孜乡恰喀村。我是从别的村嫁过来的,本以为婚后一家人共同努力会过上好日子,没想到丈夫的一场重病让我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丈夫康复后,只能做些简单的农活。每天照顾孩子、做家务让我忙得团团转,我也想过外出打工赚钱,但家里离不开。
周边邻居,有的靠种伽师新梅挣钱,车子从自行车换成了小轿车;有的在县城打工,一年下来家中的家具“更新”了个遍。我是既羡慕,又无奈。
去年年底,村子附近办了一个扶贫车间,当时我就按捺不住了。村里如今条件好了,卫生院、托幼所都有,丈夫的身体和照看孩子这两件最让我挂心的事有了保障,我终于能放开手脚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了。
和丈夫一商量,他很赞成我的想法。就这样,我到村办工厂上班了。
工厂里的活主要是织布,工资按绩效算。第一天我特别紧张,因为对织布一窍不通。但这种情绪很快就消除了,有织布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搭线,如何操作织布机。我每天都会很早到工厂,练到晚上工厂关门才回家,两个月的培训结束,双手都磨出些许的茧子。虽然也会有辛苦、枯燥的感觉,可一想到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凭自己的本事挣钱,立刻就有了干劲。
等到正式上岗时,老师对我的评价是:已经是熟练工的水准。尤其是看着自己的双手在彩线间灵巧地翻转腾挪,编织出一块块花布时,那种满足感,真是没法用语言形容。
现在,我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丈夫逢人就说我是家里的“顶梁柱”。
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最幸福。有了这份工作,不仅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更让我体会到了“自食其力”的自豪感。这种感觉让我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每天浑身充满干劲。
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我要踏踏实实地把布织好。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我相信我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新疆日报记者刘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