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带动,跑出“加速度”

——六师五家渠市科技兴农迈出坚实步伐

2020年12月04日 11:03   来源:兵团日报

  植保人员在为无人机打药作准备(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驻六师记者站 李华北 摄

  奇台农场玉米试验示范基地玉米单产1663.25公斤,一○五团职工庞文全的棉花单产679公斤,一○六团职工薛振江的番茄单产13.4吨,军户农场职工张学福的冬小麦单产824公斤……今年,六师五家渠市主要农作物平均亩产、总产大幅增长,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回首望金秋,又是好年景!

  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以深化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示范区引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那么,对于六师五家渠市的职工群众来说,如何在土里淘金?事实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科技。

  建设高标准良田,育良种、用良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今年,奇台农场二十二连玉米试验示范基地选用高产耐密玉米品种,采取以秸秆还田与增施有机肥、高密度种植、地膜覆盖、适时晚收和全程机械化等为核心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多项农业科技的综合运用,让示范基地的玉米产量第七次打破全国纪录。

  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六师五家渠市实施种业创新繁育计划,整合种业资源,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棉花、玉米、小麦、马铃薯、西甜瓜等良种繁育基地。

  今年,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推广到全师,其中棉花主推5个优良品种,播种面积占师市棉花播种面积的82%,品种一致性大幅提升;小麦采取新的抗倒伏强筋品种和“三喷一防”技术,实现大幅度增产。

  六师五家渠市以现代农业示范连建设为载体,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截至目前,共建设优质棉基地70万亩、优质粮食基地70万亩,高标准农田55.93万亩;“十三五”期间新增高标准农田47万亩。

  机械化助力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每到播种季节,大面积棉田成方连片,一台台精量铺膜播种机驶过,田野上勾勒出“五线谱”般的美丽线条,培垄、铺设滴灌管、铺膜、精量播种等作业程序一次完成。

  “这种装备了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播种机完全实现了无人驾驶,直行准确率1公里内误差仅为3厘米。”六师五家渠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宋柱亭说,职工从播种到管理、收获均实现了“精准化”:播种,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用种量比过去节约了近一半;管理,推广农作物病虫害自动监测系统;滴灌,用膜下节水灌溉技术,精准科学灌溉;收获,用进口的自走式打包摘棉机,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棉花精准收获。

  说起使用无人机给棉花喷洒脱叶剂,为机械采收作准备的事,一○三团四连职工杨红海感慨不已:“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使用,减轻了我们的劳动强度,也节约了成本,农业现代化就是好!”

  “以前我们人工移栽番茄苗,耗时耗力,人工费每人一天150元不说,最主要的是不能保证成活率。”一○二团三连职工王佩炎说,自从有了机械番茄移栽机后,省时省力,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番茄苗成活率。

  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将机械化与信息化相融合,促进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基本建设相适应,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今年,六师五家渠市主要农作物的种植,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5%,新建标准化农机库8个。数据显示,六师五家渠市已呈现出智能化农机逐步替代常规农机、大型农机替代中小型农机的特征,“智慧农业”成为农业新潮流。

  科技来领跑

  农业现代化潜力在科技、出路在科技,关键在科技进步。

  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机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是实施智慧农业、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现代科技的推广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先进生产设备的配套,不仅让职工尝到了“甜头”,同时还提升了团场农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近年来,六师五家渠市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飞防无人机、大型智能播种机和智能采收机等应用于农机装备,对农田进行精准施药、精准施肥、精准播种、智能采收等作业,实现了科技助力农业,跑出可喜“加速度”。

  “十三五”时期,六师五家渠市激活各类农业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为全面实现“十三五”农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利技术支撑。

  六师五家渠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江伟说:“我们要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服务水平,让科技的力量不断生发、壮大。”(齐琳洁)

[责任编辑: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