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09:41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任江报道)“十三五”期间,新疆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和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回顾“十三五”,新疆文化和旅游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新疆将如何大力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日前,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侯汉敏。
“八个新”,展现文旅改革发展成果
“‘十三五’期间的5年,是深化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的5年,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可以用‘八个新’来总结。”侯汉敏说,这“八个新”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到新水平,艺术精品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跨越取得新进展,文物遗产研究保护利用取得新进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文化旅游产品供给能力得到新加强,“新疆是个好地方”知名度得到新拓展,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新提升。
这5年,新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形成了覆盖区、地、县、乡、村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一批文化惠民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加强。
5年来,全疆已成立102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覆盖区、地、县三级,形成了门类齐全的艺术体系;艺术创作生产成果丰硕,《阳光下的舞步》《石榴花开》《金色的胡杨》等一大批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鼓舞和振奋了民族精神;基层文艺活动活跃,“十三五”期间,仅自治区本级院团赴南疆开展“访惠聚”“四个一批”下基层惠民演出2万余场,惠及群众650余万人次。
“十三五”以来,新疆文物依法保护水平有效提升,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完善,丝绸之路考古研究话语权日益增强,展示利用基础设施基本完备,“文物+旅游”融合发展初具规模。
“‘十三五’时期是新疆旅游前所未有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2018年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后,新疆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侯汉敏说。
新疆旅游以规划为引领,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色旅游取得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到2019年,新疆游客接待量从6000万人次增长到2.1亿人次,平均增速为36.76%,旅游收入从1022亿元增长到3633亿元,新疆社会大局稳定的红利、生态环境的红利、后发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三个着力”,推进“文化润疆”工程
“‘十四五’时期,新疆文化旅游事业大发展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注重战略性、把握规律性、体现创新性、突出实践性,高质量谋划好‘十四五’时期新疆文化和旅游发展。”侯汉敏说。
“文化润疆,就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引领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凝聚人心。”侯汉敏说。
大力推进“文化润疆”工程,要出精品,提升质量水平;面向大众,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乐于接受的精神文化产品;面向国外,要讲好中国故事、新疆故事,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侯汉敏认为,“文化润疆”要做到“三个着力”: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及。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用好公共文化阵地的意见,通过中华文化推广普及,让各族群众“看得见”“听得到”“参与得了”,做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觉形象工程、推出一批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产品和活动、实施传统节日文化普及工程、实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程、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着力打造一批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精品。研究制定关于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打造文艺精品力作的意见,稳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聚集全社会力量,加强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推广普及和品质提升。实施精品文艺战略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对外文化交流计划。
着力加强文物保护研究运用。重点推进西域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等大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科研工作,实施克孜尔、吐峪沟石窟寺群等考古调查研究项目,开展新疆重大历史问题研究项目。重点推进龟兹古城、楼兰古城等6处遗址公园建设,实施一批文化旅游景区、红色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融合项目,推出一批博物馆、文物遗址线上“云展览”和文物图书期刊“云浏览”,编写文物讲述历史的通俗读本,策划主题展览,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等。
文旅融合,做好旅游兴疆大文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按照这一要求,我们要研究制订旅游兴疆规划和建立完善文旅援疆机制的意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抓住国内消费转型升级、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机遇,加大对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强化市场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市场主体,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改善文化旅游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侯汉敏说。
“十四五”期间,新疆将继续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提升工程。着力开发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加快推进各地申报创建世界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休闲主题乐园、精品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多元化旅游品牌核心吸引物,构建特色旅游目的地体系。
同时,进一步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资投入,完善提升旅游精品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自驾旅居车营地、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风景道、自驾旅游线等旅游核心吸引物旅游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建设水、电、路、停车场、旅游厕所和旅游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
未来,新疆将重点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产品,特别要大力发展冬季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培育文化和旅游新业态产品,开发一批文创旅游商品,发展特色旅游民宿。与此同时,还将进一步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建设数字文旅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影响力。
“我们将围绕自然生态和特色文化,推出一批国家级、世界级知名旅游品牌,形成新疆旅游的鲜明标志,提升新疆旅游整体形象;构建以‘新疆是个好地方’为统领,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多层次、全产业链的品牌体系,引导和推动各地州打造目的地旅游品牌,明确14个地州市旅游形象品牌;紧扣旅游形象开展产品开发和宣传营销工作,形成相对稳定的新疆旅游整体形象和宣传营销体系。”侯汉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