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牵住科技“牛鼻子”,打好种业“翻身仗”

2020年12月23日 13:09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现代农业体系中,种子不仅是农作物生命的起点,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起跑线,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刚刚召开的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明年要抓好的8项重点任务,其中“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引人关注。会议明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提到了解决种子问题。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产业则是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产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新疆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但存在学科研究力量分散、学科定位模糊、技术手段落后及资源研究与育种创新及产业利用相脱节等问题。加之可耕种土地有限,靠单纯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方式,已不适合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而通过提高品种单产水平,依靠“藏粮于技”来提升粮食产量,才是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打好种业“翻身仗”、端稳“饭碗”的必由之路。

  要打好这场种业“翻身仗”,必须牢牢牵住科技“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近年来,全疆棉、糖、玉米等作物平均单产在全国名列前茅,农业高产稳产的背后,种业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而支撑新疆种业发展的,正是科技创新。

  牵住科技“牛鼻子”,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加快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研发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相衔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促进创新要素服务农业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赋能发展。

  牵住科技“牛鼻子”,要不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如果说,种子是农作物的生命,那么人才就是科技创新的“生命”。加强对农业尤其是育种方面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

  牵住科技“牛鼻子”,要不断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科技创新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增加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形成一整套完整、全面的育种产业链,确保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运作。进而培育出具有高科技含量、高竞争力的种源品牌。

  近年来,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西甜瓜商品种子制种基地,第二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打好种业“翻身仗”,切实解决好新疆种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就必须要牢牢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用科技让种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吴杨)

[责任编辑:罗晓丽 ]